G7峰會地點多一層歷史色彩 廣島「原爆」彰顯核武議題份量

日本主辦今年G7峰會地點是將近80年前遭美軍投擲原子彈的廣島。圖爲廣島和平紀念館外一景。(路透)

世界七大工業國集團(G7)峰會19日至21日在日本廣島登場,各國領袖陸續在大雨之中飛抵日本。峰會揭幕前夕,地主國日本與美國、義大利等國週四(18日)分別舉行雙邊會談,又以日、美兩國會談最受矚目。廣島身爲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核武攻擊發生地,在本屆峰會討論戰爭與緊張局勢時,格外具有歷史意義。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美、日雙邊會談爲時70分鐘,日向岸田文雄致歡迎詞時直呼拜登的名字表示,非常高興能在廣島接待「喬」,「日本與美國的聯盟是印太地區和平與穩定的基石」。

美國總統拜登(左)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18日在廣島G7峰會前夕舉辦美日雙邊會談,兩人見面握手笑開懷。(美聯社)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本屆G7峰會有幾項特別重要之處。廣島是全世界歷來第一個核武攻擊發生地,G7與會領袖討論俄羅斯與烏克蘭開打已1年多的戰爭時,具有歷史殷鑑的意義。1945年8月6日,時值二次大戰末尾,美軍在廣島投下原子彈,至少7萬人死亡。這枚原子彈自此揭開世界列強核武競賽,美國科學家聯盟(Federation of American Scientists)統計,將近80年後的今天,全世界核彈頭多達約1萬2500枚,威力遠超過當年轟炸廣島的原子彈。

在俄烏戰事陷入僵局的情況下,俄羅斯擁有近6000枚核彈頭的軍武實力顯得更加龐大。G7國家多數都在軍事層面支援烏克蘭,岸田3月親訪基輔時,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讚揚岸田讓G7團結起來成爲烏克蘭後盾;英國、德國、美國近期陸續送武器援烏,七大工業國接下來最大挑戰是如何讓這股支援動能維持下去。

鄰近日本的中國大陸在區域和平扮演的角色也是本次峰會焦點之一,這對於美中關係、中日關係、臺海兩岸局勢等議題都有舉足輕重的分量。G7峰會地點廣島距離北京不遠,這場峰會等於就在中國大陸的大門之外舉行。

英國首相蘇納剋夫婦18日在傾盆大雨之中飛抵日本。(美聯社)

德國總理蕭茲偕同妻子18日飛抵日本。(美聯社)

總理梅洛尼18日在G7廣島峰會登場前夕會見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兩國舉行雙邊會談。(路透)

中國勢力近期在國際政治舞臺崛起,中方軍力尤其是美日同盟關切的重點,駐日美軍人數好幾萬人,兩國今年1月才宣佈強化雙方軍事關係,美國海軍增援提升日本安保能力,甚至把日本衛星納入美日安保標的,讓日本更有能力因應所謂「臺海有事」的臺海突發狀況。除了中國大陸,美、日也緊盯北韓的動靜。

不過,七大工業國對於中國大陸的態度並不如面對俄羅斯時同樣團結一致。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4月訪問北京時曾表示「歐洲絕不可成爲美國的附庸」、不該捲入臺海衝突,否則會妨礙歐洲建立戰略自主權。美國與歐洲幾個大國對於馬克宏這番言論不表同意,這至少會成爲本次G7閉門會議的話題之一。

原本預定下週在澳洲登場的美國、澳洲、日本、印度「四方安全對話」(QUAD),因爲拜登屆時必須坐鎮國內進行債限協商,「四方安全對話」臨時改成提前於21日在廣島舉行。澳洲總理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盼本次對話不會變成G7峰會的「周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