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於武:經濟復甦,汽車行業應該當仁不讓 | 蘇雨農的長鏡頭

6月1日,上海全面開始推進復工復產,這也標誌着本輪新冠疫情得到了初步的控制。汽車行業經歷了4、5月嚴重的困境之後,也開始走向了恢復的階段。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付於武在接受寰球汽車採訪時堅決表態:“汽車人當仁不讓,應該在這一輪的經濟復甦中,起到龍頭的作用!”

衆多周知,汽車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因其涉及面廣、關聯度高、對上下游和就業的拉動效應十分明顯,這是汽車行業的經濟特質和屬性。在當前疫情因素擾動、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汽車產業穩產保供意義更加重大。汽車行業不復蘇,高端製造業也難以發展。

近兩年來,國內疫情多點暴發,加之俄烏衝突等國際局勢所導致的芯片短缺問題,給汽車行業造成了更大的壓力。不過,中國的經濟,特別是汽車市場擁有深厚的底蘊和潛力,這也意味着中國的汽車產業可以在乘風破浪中韌性成長。

汽車產業面臨三重壓力

在付於武看來,2022上半年,汽車產業面臨着三重壓力的共同考驗。一重壓力來自於汽車產業向“新四化”、向環境友好型企業以及向科技公司的轉型;第二重壓力是供應鏈、產業鏈及創新鏈的問題。在疫情和國際形勢的雙重影響下,零部件製造企業供應鏈受阻。爲了緩解芯片短缺問題,上游代工廠開始增建工廠、擴充產能,但新建產能從建廠到產能釋放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真正進入整車供應鏈;第三重壓力是國內今年受疫情影響較爲嚴重,特別是上海和長春這兩個主要的汽車城市,都出現了形勢嚴重且週期較長的疫情,長時間的停工停產造成關鍵零部件供應鏈受阻。所以上半年1-5月整個形勢,除了新能源汽車受影響較小以外,大形勢是不夠好的。

付於武認爲,在三重壓力的共同影響下,中國汽車產業的供需雙側均出現了問題。從需求側看,尋常老百姓的消費需求不正,這如要體現在消費能力和消費願望上;從供給側看,因疫情導致的長時間停工以及俄烏戰爭都爲零部件的供應帶來了很多不確定性。而汽車產業是一個複雜的高技術集成產業,聯動是非常必要的。付於武認爲,當前購置稅減半的政策,還得靠經濟復甦,只有供給側恢復正常的生產,需求側的老百姓纔有能力消費,在他看來,這些都是相輔相成的。

中國汽車產業應該如何做好龍頭作用?

付於武認爲目前的這種形勢是在他從業五十多年的職業生涯中從未遇到過的。在他看來,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首要的是我們要對市場有信心,對恢復生產有信心,對政產學研用齊抓共管來推動市場的復甦要有信心。

伴隨着智能科技發展,中國汽車正處在歷史機遇期和變革期。中國已連續9年成爲世界新能源車產銷第一,三電、智能駕駛等技術領域不斷突破,政策持續對產業發展給予支持。憑藉增長的消費需求和良好的基礎設施環境,中國已成爲智能汽車時代最具示範意義的市場和驅動行業發展的重要動力。“智能化”已經成爲中國新汽車的標籤。

中國的經濟,特別是汽車市場,擁有非常深厚的底蘊和潛力。目前,中國汽車產業的表現被國際看好,特別是電動化、智能化的轉型方面。從總體上看,我們已經走在了全球汽車業的最前列,已成爲智能汽車時代最具示範意義的市場。在付於武看來,從業的50多年以來,從來沒感到中國汽車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是如此的自信。在新的賽道上,比亞迪的刀片電池是世界領先的;從芯片設計上看,我們也在慢慢地趕上。付於武認爲,我們不僅有技術創新的覺醒,而且整體創新鏈也在全方位發展,形成全產業的聯動,這是中國汽車產業幾十年間我們所喜聞樂見的場景。

此外,付於武認爲,中國汽車產業要做得更好,堅持創新也很重要。一個是要搞好有中國特色的原始創新,像比亞迪、寧德時代這樣有原創性的科技創新;另一個,協同創新是我國最大的優勢,拿智能網聯汽車來講,人、車、路、雲、圖,多要素的整合,形成我們的優勢,這是中國汽車產業的特點。

其次,付於武認爲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雙向發力,我們都期盼着更好的、更有強度的政策,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給予行業持續性的支持。比如在5月31日剛出臺的汽車購置稅政策,對購置日期在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間內且單車價格(不含增值稅)不超過30萬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減半徵收車輛購置稅。這是從中央到地方,堅持的出臺刺激市場,恢復刺激消費的政策,這也是我們對市場有信心的很重要的原因。

從供給端來看,我們的零部件、供應鏈、創新鏈、產業鏈,在經濟的復甦中要跑出中國的速度。很多企業已經卯足了勁,特別是新能源汽車企業。中國汽車行業發展很快,在復甦過程中還需要與轉型升級相結合。不只是新能源、智能化,包括髮展質量、低碳化,一定要把市場結構調整、產品結構調整,科技結構調整結合起來,在復甦中要有高質量。特別是雙碳的問題,給汽車產業壓力也是很大的。

長期以來,汽車產業都被視爲衡量經濟發展的重要“晴雨表”。經濟復甦,汽車行業應該當仁不讓,做好龍頭作用。而中國汽車產業向上是政府、行業組織和企業共同的責任和目標。實現這一目標並非一日之功,也不能靠孤軍奮戰,而是全產業鏈的上下聯動,也是跨行業、跨產業鏈的多方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