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藏致命危機!急性膽囊炎要儘早手術治療

腹痛藏致命危機,醫師提醒,腹痛要趕緊就醫,如果是急性膽囊炎務必及早進行手術。(桃園醫院提供/陳夢茹桃園傳真)

近年來國人罹患膽囊結石、膽道結石比率漸增加,醫師點出,多數急性膽囊炎都是因結石阻塞在膽囊管而形成,又可分爲急性與慢性,最明顯的症狀爲右上腹痛、發燒並有畏寒、噁心嘔吐、黃疸等症狀,急性膽囊炎應立即手術治療,避免造成總膽管炎、膿胸、穿孔、胰臟炎等併發症。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腸胃科醫師林明慧分享,日前有名39歲的男子因腹痛到院就醫,男子平時工作忙碌,三餐不定時且常吃外食,工作忙碌讓他沒時間運動,放假時總窩在沙發上看電視和打電玩,有天半夜上腹悶痛,原以爲休息一陣子便會好轉,但豈料疼痛感越發劇烈,甚至連呼吸、彎腰都痛,並伴隨畏寒、發燒的情形,急忙叫救護車送至急診就醫。

林明慧說,經診斷後發現是膽結石造成急性膽囊炎,膽囊位於肝臟旁的囊狀袋子,負責儲存及濃縮由肝臟製造的膽汁,飯後會收縮並排放膽汁至十二指腸幫助食物消化,以調節腸道酸鹼值,活化消化酵素,達到輔助消化吸收的功能,尤其對高油脂性食物,膽囊儲存的膽汁更具有幫助消化的功能。

林明慧指出,受飲食習慣影響,國人近年罹患膽囊結石及膽道結石比率逐漸上升,有85%至95%的急性膽囊炎是因結石阻塞在膽囊管而形成,有症狀的膽囊結石患者應儘早接受手術。

護理師謝易倩說,急性期需要禁食,使膽囊獲得充分休息,以靜脈補給各種營養,若能進食則應禁食脂肪和刺激性食物,短期可食用含高碳水化合物的流質飲食,每日應少食多餐。慢性膽囊炎則應給予充足熱量的高蛋白質、高碳水化合物和適量限制脂肪飲食,同時要含豐富的維生素,多攝取蔬果類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