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斯和通用在大陸市場 都輸給在地電動汽車製造商

福斯和通用在大陸市場都輸給大陸電動汽車製造商。(澎湃新聞)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11日發佈最新數據,2023年中國汽車產銷量首次雙雙突破3000萬輛,分別完成3016.1萬輛和3009.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1.6%和12%,創歷史新高。《南華早報》10日報導,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德國福斯汽車和美國通用汽車這兩家曾主導中國汽車行業的車企發現,傳統燃油汽車在中國失去優勢情況下,還難以跟上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步伐,逐漸丟失陣地。同時日系車企三巨頭豐田、本田、日產2023年新車在中銷量也全部低於此前一年。

瑞銀集團預測,中國依靠製造業的強大實力將在2024年鞏固世界最大汽車出口國地位。

報導稱,過去一年,與中國市場整體增幅相比,福斯在大陸和香港汽車交付量同比增幅相對微弱,銷量僅僅勉強擊敗後來者比亞迪;而通用去年的交付量較2022年下降了8.7%,出現了自2009年以來其中國銷量首次低於在美銷量的情況。

福斯汽車集團9日公佈2023年全年銷售數據,在大陸及香港市場的汽車交付量爲324萬輛,同比增長1.2%,與中國市場整體增長5.6%相比,其增幅較弱。

在大陸本土車企比亞迪猛烈追擊下,雙方差距進一步縮小。2023年,比亞迪的交付量達到302萬輛,較2022年數據飆升61.9%。

再看純電車方面,2023年福斯在中純電動汽車全年共交付約19.18萬輛,同比增長23.2%。這個成績在中國市場整體增量面前依舊微不足道:中國電動車市場去年猛增37%,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交付量高達890萬輛。

通用數據更爲慘澹。本月初,通用汽車中國宣佈去年在中交付量從2022年的230萬輛下降到210萬輛,跌幅達8.7%。

《南華早報》指出,這是2009年以來,這家美國汽車製造商在中銷量首次低於在美銷量。2023年,通用在美國的銷量爲259萬輛,同比增長14%。

通用汽車表示,電動汽車佔其在中交付總量的1/4,但該公司沒有提供同比增長數據,也沒有公佈2022年在中國電動汽車銷量數據。

同時,美國電動汽車品牌特斯拉的上海超級工廠,2023年在中交付Model 3和Model Y車型超過60萬輛,較前年增長37.3%,增幅基本持平(2022年增長率爲37%,在中交付約44萬輛)。

報導指出,福斯和通用這兩家車企都意識到了「落敗」原因——在傳統燃油汽車於中國失去優勢下,又跟不上大陸電動汽車製造商步伐,「福斯和通用都輸給了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

據報導,銷售數據公佈後,通用汽車宣佈在2024年將繼續在中推出新能源汽車;福斯中國區負責人拉爾夫·布蘭德施泰特也聲明稱,正在根據中國客戶需求量身定製產品組合,直面挑戰未來兩年可能依舊嚴峻的形勢。報導提到,福斯去年7月已經斥資7億美元入股中國車企小鵬汽車,計劃在2026年面向中國的中型車市場共同開發兩款福斯品牌的電動車型。

美國《富比士中國》此前指出,2023年是大陸自主品牌,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大爆發的一年。《南華早報》報導,除了是全球最大汽車市場,中國如今同時也是全球最大電動汽車市場,約佔全球電動汽車銷量的60% 。2023年,比亞迪、理想汽車和廣汽等本土企業在前11個月就已經搶佔了84%的大陸國內市場比例。

和歐洲、美國的競爭對手一樣,日系車企也在面臨失去市場的威脅。據日本《產經新聞》9日報導,日系汽車三巨頭豐田、本田、日產2023年在中業務數據近日也已經出爐,新車銷量全部低於此前一年。據報導,豐田銷量下降1.7%至約190.8萬輛,本田下降10.1%至123.4萬餘輛,日產下降16.1%至約79.4萬輛,分別連續兩年、三年和五年負增長。

根據最新預測,憑藉強大的製造業,中國在2024年將繼續鞏固其世界最大汽車出口國地位。今年中國汽車製造商預計將向海外銷售500萬輛汽車,其中大部分需求來自東南亞等開發中國家市場。

同時,瑞銀集團認爲中國汽車製造商很可能會避開障礙,例如歐盟執委會對中國電動汽車行業發起反補貼調查,今年電動車有望佔中國汽車出口總量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