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心情】堤娜/財富與同理心

財富與同理心。圖/想樂

瞥見MOD每週新片出現《老狐狸》,撥空與家人一同觀賞,先前只知這部片去年得了不少獎項,看完竟感觸頗深……

公公於去年過世,闔棺前,先生在他耳邊說:「爸,你這一生辛苦了,連錢也不願多賺,老天爺都有看到,你是一個好人。這輩子來不及孝順你,來生若有緣我再好好報答你。」

一句「錢不願多賺」,不負責管錢的公公怎知道,在這背後家人們承受多少壓力。以前年節返鄉,常聽持家的婆婆私下抱怨,公公無論賣茶葉或祖傳膏藥,總秉持有賺就好,遇熟客或心情好時還半買半相送;然而附近商家大多哄擡價格仍生意興隆,畢竟真正懂茶的人是少數。婆婆認爲雖不應賺取暴利,還是該把價格擡高一點,讓日子好過些。

我們當時不懂箇中利弊,只當他們夫妻理念不合,便安慰婆婆一番。

可是,待兩老久病纏身、花錢如流水,才知道錢的重要。看護費、醫療費、灌食營養品、尿布紙巾看護墊及陸續添購的製氧機、抽痰機,及各種無障礙設施……無止盡的添購必需品,讓他們的畢生積蓄在幾年內消耗殆盡。而今爲了讓年邁臥牀的婆婆能安養天年,輪到我們一家五口飽嘗各項考驗。

蔡康永曾在一個訪談節目中談到,他訪問過這麼多人後終於可以確定一件事:「沒有一個家庭長得像他們表面的樣子,雖不至於千瘡百孔,可是它必有很難受之處。」每當又面臨新的關卡,我們一家人確實也做到蔡康永接着說的:「有辦法度過覺得重到不堪負荷的事,舉重若輕地度過……」

這席話句句說到我心坎。我們儘量只購買必需品、衣服在換季特賣時才添購、出遊不在外過夜……生活只求溫飽與家庭成員的彼此關愛包容。雖然我們懂得理財的重要,無奈入不敷出的生活使我不時納悶這一切將會帶給孩子什麼影響。還好,電影給了答案。

《老狐狸》最後的結局是,孩子長大成爲一般人眼中的成功人士,知道如何迎合客戶的要求併兼顧自己賺錢的需求,最可貴的是他保留着善良與同理心。

因此我深信,我們繼續愛着身邊的人,繼續做好本分、問心無愧,孩子將有足夠的智慧去篩選應具備的信念,以構築自己的未來並回應這個處處需要溫暖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