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唐:我閱人無數,那些能堅持不做2件事的人,往往能成功

今天這篇文章我糾結了許久,才寫了下來,因爲我有朋友和我說,我這篇文章的內容太真實了,會刺痛某些粉絲的心,但刺痛歸刺痛,能帶來的幫助確實是很大呀,所以糾結了一番後,我還是決定要寫下這篇關於如何成功的文章。

今天這篇文章不會教你怎樣做才能成功,因爲對每個人而言,成功的做法都不一樣,比如有些脾氣好的人能成功,有些脾氣差的人能成功。但今天這篇文章會告訴你,不去做什麼,會更可能成功,因爲對大多數成功者而言,他們不去做的事情是類似的。

今天這篇文章,會借鑑一位頂級大佬馮唐的智慧。可能有人對這個名字不熟悉,但從這篇文章開始,你肯定會對他印象深刻,因爲他實在是太牛了。

才40多歲,就多次跨行並做到頂尖,他是醫學博士,麥肯錫董事,知名作家,收藏家、攝影家,頂級投資人,星級廚師,還在2013年,登上了中國作家富豪榜。

他把自己的成功經驗寫在了《馮唐成事心法》裡,在書裡,馮唐提到:我閱人無數,那些能堅持不做2件事的人,往往都成功了。

希望你耐心讀完,讓這篇文章幫到你!

第一:從不做非黑即白的事

非黑即白的事該怎樣理解呢?舉個例子,如果問你學歷重不重要,你該如何回答?大部分的回答是重要或者不重要,這其中就是你在做非黑即白的事。

因爲在你看來,學歷只有重要和不重要,但其實學歷的重要性不能只用重要或不重要來衡量,要根據每個人的狀態以及基礎,來做決策。比如學歷對於工作前幾年的人來說,確實大概率是重要的,但對於有好幾年工作經驗的人來說,學歷就遠遠不如工作經驗重要了。

所以你看,如果你總是做那些非黑即白的事,很可能會做不好事情。

再與你舉個例子,如果你的領導對你非常嚴厲,那他是好領導還是不好的領導呢?有些人如果只做非黑即白的事,肯定會覺得這個領導對我太嚴厲了,不是一個好領導,接下來可能會離職或者對今後的所有領導都有仇視心。但如果不做這種非黑即白的事,你會發現領導對你嚴格,並不能判斷他是好領導還是不是好領導,只能說他有他的目的,我們該做的應該是長時間的觀察,並思考自己能否從中獲益。

你看,如果你再次做那些非黑即白的事,有會把你和領導之間的相處這件事給搞砸了,當一個人能堅持不做非黑即白的事,那不就能把每件事都考慮更週期,做得更好了嗎?這樣堅持下去,成功、成事是遲早的事。

在《馮唐成事心法》裡提到,馮唐跨了這麼多行,卻都沒能做成功,這也正是他從不做非黑即白的事情的功勞。

但非黑即白這種事,我們是因爲本能所以纔會做的,比如問你一個問題,你首先的思考模式肯定是回答“是”與“不是”,這樣的本能該如何改善呢?《馮唐成事心法》裡提到了一個辦法:利好思維。

也就是我們每次即將要做某件事的時候,不要思考這件事是好是壞,是對是錯,而應該想我們怎樣行動,才能儘可能做好這件事。

比如你接下來要讀一本書,如果你按非黑即白的路徑去做,那你就會先想:讀書好還是不好呢?

這樣很難把讀書這件事做好。

但你如果用利好思維,事情就變成了:我們去思考該怎樣讀好這本書,你看,這樣是不是就能把讀書做好了呢?

第二:從不埋頭努力

有人可能沒法理解這個觀點,什麼時候埋頭努力也變成了一件不該做的事了?阿胖在這裡說得埋頭努力,是指只知道低頭幹活,從來不選擇方向,也不調整方向的人哈。

比如在職場中, 你明明擅長銷售,但領導喊你做財務你就埋頭努力做財務,這壓根就不是你擅長的,再怎麼埋頭努力,也很難競爭過那些擅長財務的人。

再比如你明明在互聯網上特別有天賦,結果家長希望你找個穩定的工作,你就找了個銷售,每天埋頭努力,可你再怎麼努力,也比不過那些擅長做銷售的呀,最終你還是被淘汰。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能力圈,對大多數人而言,如果只知道埋頭努力,最終的結果往往是在不屬於自己的能力圈裡持續地耕耘,最終和其他人的差距越來越大。但凡我們能聚焦埋頭努力,多一些調整與選擇,再融合一些努力進來,這樣我們就能在大多數時候在自己擅長的地方不停的努力,想不成功都難呀。

《馮唐成事心法》裡提到,馮唐之所以能在這麼多行業取得成功,恰恰是因爲他從不埋頭努力,而是根據自己自身的變化不斷的調整方向,挑戰自己。

那這裡其實涉及到一個讓人很糾結的問題,就是什麼時候該努力,什麼時候該調整方向呢?

基本判斷原則是這樣的,努力的時間一定要比調整方向多很多,每次努力完之後,儘可能附帶一個調整方向的行爲,這樣能保證你一直在前進,方向又在慢慢準確。

比如你今天工作了8小時之後,回到家可以寫一個覆盤,然後花30分鐘思考一下今天的努力方向是否正確,方向與努力的頻率保持在這樣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