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大參考》六成民衆呼聲被淹沒?揭賴清德「粉飾太平」之術(廖元豪)

賴清德「凱道護國之夜」今晚登場 3時許民衆陸續抵達。曾薏蘋攝

●民進黨的「粉飾太平」之術:爲何不再怕被「下架」?

明明有超過六成的人,希望政黨輪替,爲什麼賴清德不怕?

才一年前,在2022年底的地方選舉,臺灣人在「下架民進黨」的氣氛下,狠狠地教訓了鴨霸不認錯的民進黨。但這一年來,他們有痛改前非,做了什麼改變嗎?沒有!那爲什麼這個黨現在好像不太怕「下架民進黨」了?

因爲他們知道,怎樣讓大家忘記或是忽略民進黨爲何該被下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轉移焦點,加上粉飾太平,這是該黨常用的「統御之術」。

我們可以看到在「民調封關」後,辯論會、政見發表會也結束後,現在的選情新聞、輿論,一下子安靜了下來。不久之前,侯友宜、趙少康、柯文哲那些針對民進黨的隆隆炮火,似乎不那麼常聽到看到了。親綠的媒體(可能是多數)首頁,要麼是報導民進黨陣營的活動,要麼就是「去選舉化」,報導民生國際消息。另外就是試圖再挑一下「芒果乾」:拿着所謂「介選」的雞毛當令箭,執法部門與國安單位去針對一些去大陸旅遊,接受一點「招待」的老百姓,指控人家涉嫌「滲透」;還模仿二次大戰時美國將日裔妖魔化的惡行,亂扯什麼新住民(就是陸配)是「介選」的工具。這些就是要讓大家忘記,這個執政七年多的政黨有多麼惹人厭惡。

當然,也不能忘了蔡英文「文青風」重出江湖的那個「在路上」競選廣告。許多人都承認,這個廣告的收看「質感」很好,但到底說了什麼具體的東西?對以前作錯的事情有什麼迴應?當然沒有!他們再次想要抓住現在人「憑感覺」的氛圍,讓大家沉浸在好車好景好畫質的優雅感覺,忘了那些(不久前還歷歷在目的)醜惡嘴臉。

一言以蔽之:粉飾太平! 這就是掌握多數媒體、網軍以及執政優勢的民進黨,當前之策略。因爲民進黨是執政黨,又是聲勢領先羣。他們就想要讓選情冷下來,讓臺灣人暫時不要想起他們七年多來羣魔亂舞,多次讓人氣得跳腳拍桌的施政夢魘。那一切就可以「維持現狀」,讓賴蕭無聲無息地當選。這就是現在侯康與賴蕭戰局如此緊張,但選戰新聞氣氛卻如此「冷」的原因——這就是他們要的。

如果民進黨可以用這種方法勝選,那臺灣六成人民的呼聲就這樣被淹沒了 ,而且將來他們只有更囂張更鴨霸(反正再爛也會贏),臺灣人民更別想要政府傾聽民意、造福羣衆。所以,覺醒的人民一定要下架民進黨。

●民進黨執政七年:臺灣民衆怨氣連連

要換掉民進黨,讓賴清德輸,就不能讓選戰「冷」下去,要一直提醒選民,這個執政七年的黨有多壞!

首先是要整理議題,讓選民回顧、回想起民進黨執政七年多來,有多少曾經讓民衆生氣、不滿、難過的事。這些事件,要一個個「提醒」大家,莫忘民進黨怎麼對待民衆的。

這些「民進黨壞事清單」真是罄竹難書。諸如——「拔管事件」:爲政治而粗暴干涉大學自治;大停電與嚴重空污:置臺灣人的肺與經濟發展於不顧;私心防疫:拒買BNT疫苗,只要高端,把臺灣人的命放在腦後(這點同時還要再感謝一次郭董);死硬挺抄襲,是非不明:想想「小英男孩」(林智堅涉嫌論文抄襲 )事件上,蔡英文背書與陳明通大言不慚的嘴臉,還要加上最近陸續仍有民進黨選將,也被掀出抄襲問題;侵犯言論自由:壓制對政府不滿的聲音,社維法、數位中介法、中天關臺 、查水錶,都歷歷在目;偏袒自己人:想想看,當我們缺快篩、缺蛋、缺疫苗,綠友卻在裡面吃香喝辣;傲慢:民進黨永遠硬拗從不認錯,地方選輸的人一個個去當大官,因情色事件下臺的不久又有個位子可以幹,遭到批評一律推給「境外假訊息」或「介選」……每一件回想起來,都足以讓人心中再點一把火。這些要不斷提醒選民,不能忘!

除了民進黨直接做的「壞事」之外,還有很多令人生氣的事情,就算不是民進黨政治人物自己殺人放火,但也是民進黨領導下的政策,間接造成的現象,無可推辭。 例如最近的國中生遭刺殺事件,乃是長久以來,民進黨放任許多非教育專業人士影響教育,成天倡議某種「老師什麼都不能管」、「學生做什麼都不能罰」的氛圍使然。這使得校園失序,所有學生陷入不安全境地。而民衆當然會想起,民進黨以前是怎樣鄙視秩序、禮節、道德、文化,以及法律,才導致今日的失序。忠實執法的人員被控告殺人罪,破壞秩序的人被贊爲英雄,大家難道要忘記嗎?民進黨養了多少側翼,動輒羞辱攻擊他人——想想周玉蔻與張淑娟……這種無法無天的氣氛,不是他們造成的嗎?

而北一女區老師對一零八課綱、刪減文言文的批判,之所以能夠引起共鳴,其實也不只是文言文的問題,而是這些年來,從家長、學生、大學教授的積怨爆發:中小學生不斷被當白老鼠、荒謬的雙語教學、基礎知識不足卻奢談素養的教材、學生的補習負擔愈來愈大、大學端(尤其是理工科系)看到新生素質的低落……

以上所述,在衆多曾經惹毛臺灣人的事蹟中,可說只是滄海一粟。難道人民的公僕以奴欺主,這樣糟蹋民脂民膏,就能輕易忘記?人民只因看個「在路上」開車的廣告,就該讓這羣人繼續吃銅吃鐵吃臺灣嗎?年輕人的未來,中壯年人的孩子,要給這羣人繼續糟蹋到幾時?一定要喚醒、喚醒,再喚醒。只要那六成的選民「想起」來這些事,最後到底投票選誰,是否要「棄保」,選民們自有主張,不勞政治人物公開「操作」。

●選舉在即,在野黨能否翻轉檯灣命運?

之前其實國民黨很沒自信,往往不敢積極攻擊民進黨。部分原因是他們習慣溫良恭儉讓的風格,甚至藍營選民也期待政治人物應該如此 ;此外,每次吵起來,藍營的修辭、論述、臉皮,往往鬥不過民進黨的吵架王們,最後反而吃癟。

但現在不同了。大多數人民對於民進黨的鴨霸,早就憤怒又無奈,在民進黨這麼爛的情況下,在野黨都無能(或無膽)爲人民出氣,反而是人民不爽的原因。何況現在國民黨也有着不少戰將(還加上一個重炮柯文哲協同作戰),能辯能批能酸。他們都懂得,不能懼戰——有聲量就比「安靜」好。加上許多自主而發的自媒體,也擔任着突破民進黨媒體網路的功能。真的不用怕。

而綠營的側翼、媒體網路,在民進黨是「執政黨」的處境下,也沒有像以前那麼有力 :在民進黨已經執政七年多,五院全拿,要什麼就有什麼的時候,再把什麼事都推給「大陸施壓」、「國民黨威權統治」、「二二八事件」……辯起來都蒼白無力。而且以往自詡「公民團體」的親綠團體,這些年來自唾其面,對民進黨的倒行逆施,完全不敢出聲(例如,自命人權團體,卻吝於批評「不放小明回來」、「打壓言論自由」、「『拔管』干涉大學自治」、「向心案」等嚴重侵犯人權,無視法治的政府措施),現在也漸漸失去光環,被大多數人當成幫閒甚至幫兇,說得再多也不被當回事。

總之,反攻號角已響,在野黨以及衷心期待「臺灣命運翻轉」的人們,別讓民進黨「安靜遺忘」的策略奏效,動起來吧。(作者爲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

(本文來源:鳳凰網《鳳凰大參考》,授權中時新聞網刊登)

※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