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華涌現 宜居三峽

▲三峽清水祖師廟一樑一柱展現了中國傳統寺廟藝術的極限,享有「東方藝術殿堂」美稱。(圖/三峽區公所提供)

新北市三峽區位在大漢溪、三峽河及橫溪匯流處,自古以來有「三角涌」美稱,面積更屬新北第二大區,隨着公共建設開闢及地方創生髮展,越來越多人口移居三峽,現今已有11.5萬居民。

除了致力推展地方文化,三峽區公所也努力朝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努力,聯外道路開闢、三鶯大橋改建及即將完工的三鶯捷運線路網建置,三峽區腹地向北銜接捷運板南線,向南延伸串連桃園八德區綠線,大幅增加交通便利性,也建立韌性基礎建設及多元夥伴關係;轄內更有免費新巴士、微笑單車及公車路網,提供安全、便利及永續的運輸系統,讓居民樂居、遊客樂遊!

古風遺蹟美如畫

遊客可以前往清水祖師廟、宰樞廟、三峽歷史文物館和三峽拱橋欣賞市定古蹟。清水祖師廟建於清乾隆34年(1769年)爲三峽信仰中心,每年春節的燒頭爐香、清水祖師聖誕祭典都吸引大批觀光客駐足,相當熱鬧;鄰近的宰樞廟外觀保留乾隆時期建築形式,每年農曆三月初三祭祀日,更有祭拜儀式及傳統戲曲酬神慶典。

另外,歷史文物館建於昭和3年(1928年),當年是莊役場,有全臺最美麗辦公大樓之稱,現在則免費開放作爲展覽空間,每年吸引6至7萬人次遊客造訪;三峽拱橋於昭和8年(1933年)通車啓用,虹弧形的造型採用當年流行的裝飾藝術風格,爲三峽交通動脈由水路轉爲陸路的分水嶺,更多次入畫在三峽知名畫家李梅樹作品中,爲三峽代表地標之一。

居民同心創宜居

遊客到三峽必訪的「三峽老街」,於1998年以文化景觀特區概念修復,修復過程經過政府和民間多次協調才得以完成,過程中亦激發老街民衆維護文史的共識,該工程也被譽爲政府與民間齊力合作的信任工程,更在西班牙巴塞隆納舉辦的國際不動產聯盟年會拿下全球傑出建築金獎,民衆白天欣賞紅磚拱廊、夜晚漫步燈光雕塑中都別有一番風味。

▲三峽老街。(圖/三峽區公所提供)

「臺北大學特定區」屬於民間與政府合作整建的大規模造鎮區域,除了有全臺少見的綠蔭大道,也規畫寬達76公尺,長約1.2公里的藝術大道,自然和藝術交融在生活中,使得該區獲得國家建築金石獎。

特區內的公共藝術集體創作活動「全民馬賽克拼貼」,由588個家庭、1899人與陶瓷博物館合作,綿延整條藝術大道,爲史上最多人創作的馬賽克藝術活動,打破金氏世界紀錄,也凝聚居民維護環境的共識。

此外,老街旁的甘樂文創合習聚落,爲創生在地服務中心,結合在地文化核心資源、傳統工藝職人、返鄉創業青年夥伴、在地學術單位及社區關懷據點,爲三峽產業永續經營的重要推手。

春暖夏涼好遊玩

三峽自然風景四季都有不同特色。民衆3月可前往竹侖熊空、臺北大學賞櫻;4、5月可報名區公所的生態賞螢及茶園體驗活動,前往鳶尾山、中埔長春園步道及安坑、有木山區,欣賞桐花紛飛、螢火蟲飛舞。

夏季也可到山區避暑,多處森林步道、大豹溪上游瀑布羣均是熱門景點,順便走訪鳶山步道銅鐘、白雞步道造訪行修宮、滿月圓森林遊樂區、大板根遊樂區、熊空休閒園區、東眼橋下親水設施、五寮尖巖場等,7、8月間辦理的藍染節更是年度盛事,歡迎大家前來同歡體驗。

秋冬可運用轄內40處YouBike站點,騎乘自行車前往三峽河岸,一路從三峽老街到鶯歌或至樹林、土城,沿途欣賞美麗河岸風景,運用公共交通工具加速民衆旅遊的去碳化與普及化。

珍饈美食醍醐味

三峽碧螺春有綠茶界LV美稱,與蜜香紅茶屢獲頭等獎與特等獎殊榮,每年3月由市府與臺北大學辦理「三峽綠茶季」,以「先創通路再開農路」青年政策,輔導生產打造區域經濟,歡迎大家一起參加。

五寮地區盛產的綠竹筍「梨子筍」,亦是各大賽獎的常勝軍;有木地區所產蜂蜜以友善與自然放養方式收穫,是新北唯一的養蜂產銷班,屢獲特等獎及頭等獎,美麗的三峽好吃又好玩,誠摯邀請您來體驗三峽的美與味!

▲三峽拱橋是新北市定古蹟。(圖/三峽區公所提供)

(三峽區公所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