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人集社老屋演小戲 細說家的故事

以老屋爲表演場地,飛人集社劇團連年造訪全臺各地,今年將首度到金門,預計運用舊物、偶戲、老照片等物件,談論老房故事。導演石佩玉表示,「身邊的舊物件,都能喚醒人的記憶,這些記憶說的就是家的故事。」(陳怡誠攝)

以老屋爲表演場地,飛人集社劇團自2015年造訪全臺各地,今年再接再厲推出全新作品《吉光片羽vol.2:家》,將首度到金門,運用舊物、偶戲、老照片等訴說老屋故事。導演石佩玉表示,身邊新舊物件都能喚醒人的記憶,「這些記憶組合而成的就是家的故事。」

無論舊旅行箱、錄影帶、玩具車、俄羅斯娃娃等,小小物品一字排開,都很有戲。石佩玉表示,家裡隨手可得的物品加上偶戲,讓演出有了多重意義。這些物品大都來自劇組成員,其中一本家計簿以日文寫成,裡頭可看見家庭如何規畫支出、日常生活飲食、兒子運動會,教育經費規畫等,能發展成有溫度的故事。」

於是在劇組創作裡,層層交疊的俄羅斯娃娃變身成廚房裡菜瓜,又象徵家庭成員一一誕生,石佩玉手上的戲偶阿嬤也成爲國民阿嬤,和藹笑容展現生命態度。

這次選定的老屋包括金門瓊林聚落老閩宅、臺北紀州庵古蹟及高雄黃埔新村眷待期休憩所。製作人許紫珈表示,金門瓊林聚落是臺灣最大閩式聚落,明朝建立至今,整個村落是三合院,外部又包一層,還有因應戰備而有的阻礙物,讓村落里路徑更復雜。

石佩玉表示,這次在金門和高雄除了要在老屋演戲,還會住下來,和空間更緊密。《吉光片羽vol.2:家》金門場11月26日至28日,高雄場12月4日至5日,臺北場12月25日至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