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d抗通膨 最後一哩路難行

聯準會主席鮑爾。(路透)

美國本週數據預料將顯示4月核心通膨持續降溫,但可能只會讓美國聯準會(Fed)稍感寬心,因爲經濟學者普遍預期居住成本仍相當頑強,顯示Fed抗通膨的「最後一哩路」難行,也使降息的時間延後。

美國15日將公佈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預料將年升3.4%,比3月的3.5%回落,核心CPI年升率也將略降0.2個百分點至3.6%,爲三年來最低,月升幅也將降至0.3%,是六個月來升幅首次下降。

此外,Fed主席鮑爾將於臺灣時間14日晚間10時在阿姆斯特丹發表談話,美國同日也將公佈4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

不過,居住成本一直是近年來通膨居高的元兇之一,不但大幅上升,而且佔CPI的權重高達三分之一,佔個人消費支出(PCE)平減指數的權重約六分之一。

Fed今年一直未改變降息的路徑的主因,爲Fed預期房租終將帶動居住成本下降,但在苦等一年半後房租卻都未明顯下降,一些專家擔憂這項預期可能落空,因爲住宅市場的動能正在轉變。

居住成本並非依據房價計算,而是以房租及屋主約當租金(OER)爲基礎,由於每年只有少數租約到期更新,因此房租下降的速度相對較慢。居住成本下降緩慢,是近月來核心通膨止降的主因。

許多經濟學者仍認爲居住類通膨下降只是時間問題,因爲新租約的房租升幅從兩年前就開始減緩;而時間之所以延後,是因爲租房者多,買房者少,使房租欲小不易,但經濟學者認爲房租翻升的機率不大。

但一些專家懷疑居住成本升幅會如預期般下降,因爲房租通常對工資及所得相當敏感;只要工資及所得穩健增加,房租升幅也不會減緩多少。

美國CPI項目共分成產品、居住及非居住服務等三大類。在新冠疫情爆發前,核心通膨率通常都略低於2%;其中產品類升幅約爲負1%,居住類爲2.5%~3.5%,其他服務則略高於2%。去年通膨減緩,主要是因爲產品類回降到疫情之前的趨勢水準。核心通膨率要回到2%,服務類升幅須目前的3.5%降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