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d傳聲筒:不排除12月後再升息

聯準會(Fed)官員目前正對經濟加速成長但通膨不升反降的背離現象進行辯論。圖/美聯社

具有「聯準會傳聲筒」之稱的華爾街日報記者蒂米羅斯(Nick Timiraos)撰文表示,聯準會(Fed)官員目前正對經濟加速成長但通膨不升反降的背離現象進行辯論。雖然這場爭辯不至於影響本週會議結果,但卻可能爲12月或之後再度升息敞開大門。

蒂米羅斯指出,Fed在本週會議預料將繼續按兵不動,以便能有更多時間對先前升息政策進行評估。許多人認爲,過去一個月美國長債殖利率驟升,實際上等同升息效果,降低Fed對未來利率走向判斷的急迫性。

目前外界更爲關心的是Fed在12月會議是否有所行動,這除了取決即將到來的通膨與經濟數據,還有決策官員如何對這些數據進行解讀。

在過去傳統模型中,多使用產出缺口來預期通膨。當產出缺口爲正值,意味經濟高漲、通膨也會隨之升溫。如果缺口爲負值,意味經濟轉疲,通膨壓力也將出現放緩。

根據美國數據顯示,失業率過去20個月來多低於4%的長期自然率。此外第三季GDP季增年率爲4.9%,也大幅超出預期,這意味美國經濟正快速增長。

不過在這段期間,大部分通膨指標卻也出現放緩,對於美國傳統模型而言,經濟成長與通膨降溫的背離現象不太可能持續下去。因此接下來不是經濟增長放緩,就是通膨上升、需要進一步升息。Fed官員華勒(Christopher Waller)在最近一次談話中提到「必須有一方面讓步」。

不過也有一些官員指出,成長與通膨的背離現象,凸顯傳統模型並無法適用在目前情況。

芝加哥聯準銀行主席古斯比(Austan Goolsbee)在上月演說中提到,「對於政策與傳統觀點掛鉤,我們必須格外謹慎。」他解釋在疫情期間供應鏈受阻,導致勞動市場出現失衡,經濟的供應潛力受到抑制。

然而隨着這些因素逐漸消失,潛在成長正在迅速上升,需求放緩也呈現更穩定模式,這些情況都遏止未來通膨預期的持續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