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業陷近十年寒冬 獲利趨保守

受物價上漲、通膨、升息造成消費排擠多累,市場預期,紡纖產業明年景氣雖會回溫但幅度恐怕有限。圖/本報資料照片

主要紡纖廠營運及產項

紡織業陷入近十年來最慘低潮!受物價上漲、通膨、升息造成消費排擠多累,市場預期,紡纖產業明年景氣雖會回溫但幅度恐怕有限。國內紡織上中游廠認爲,原物料與能源價格上漲、升息的趨勢下,造成紡織廠成本增加,明年整個產業鏈的營收雖因今年基期低會有成長,不過獲利能力恐趨於保守。

產線涵蓋上中下游的遠東新表示,原油價格衝90美元以上,雖對紡纖上游原料廠有利,中下游成本負擔加重,下單趨於保守。

新纖表示,瓶用酯粒、尤其是環保回收聚酯R-PET的需求雖一直很旺,不過在市場供給增加下,近來產品價格有壓力,獲利水準恐不如以往。

加工絲廠聯發紡指出,通膨、升息所造成的民衆生活成本增加,在「消費排擠」效應下,更是讓民衆減少對服飾的消費需求降緩,品牌服飾廠庫存增加,自然就對紡品下單保守。

其次,國內電價調漲,讓紡纖廠嚐到生產成本大增的苦果。力麗指出,夏季電價、大戶電價調漲政策,讓國內紡纖廠生產成本增加;在訂單減少下,許多紡纖廠寧願不開機生產,造成整體稼動率下滑,獲利能力當然衰退。

進入第四季至明年首季的傳統旺季,新纖、力麗、聯發紡均表示,去年第四季的基期偏低下,今年第四季營運成長性一定會有。不過在原料、人力、能源成本增加下,獲利恐不如預期。

遠東新、新纖指出,隨着品牌客戶庫存去化,手中短急單的數量有增加,第三季以來產線的稼動率有提升1~2成,但整個接單狀況,還是未能恢復過去的旺季水準。依目前客戶訂單狀況研判,紡纖產業景氣要真正回溫,可能得等到明年第二季。

紡纖業者指出,中國大陸紡品量的增加、東南亞地區紡纖供應鏈的崛起,已讓國內紡纖廠面臨近十年來最大的競爭與挑戰,市場最旺的榮景恐怕回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