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效中國熊貓外交 向大馬買棕櫚油送瀕危紅毛猩猩

馬來西亞傳出考慮推動「紅毛猩猩外交」新政策,以答謝貿易伙伴國,目的在加強與棕油貿易國家之間的關係。(美聯社)

馬來西亞種植暨原產業部(簡稱原產業部)部長佐哈利(Johari Abdul Ghani)8日表示,馬來西亞打算向棕櫚油採購國贈送紅毛猩猩,類似於中國的熊貓外交。

央廣報導,佐哈利表示,猩猩外交的策略是把瀕臨滅絕的婆羅洲紅毛猩猩(Bornean orangutan),贈送給棕櫚油貿易國,特別是歐盟和印度等主要進口國。

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婆羅洲紅毛猩猩處於極度瀕危狀態,「由於伐木、農業擴張,特別是棕櫚油種植園和基礎設施發展」,棲息地喪失構成了最大的威脅。

據中時新聞網報導,婆羅洲紅毛猩猩是婆羅洲島的特有種,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爲極度瀕危物種。據估計,100年前猩猩總數可能超過23 萬隻,但目前僅剩10.4萬隻。而印尼蘇門答臘島北部的蘇門答臘猩猩(Pongo abelii)則只剩下7500只。

佐哈利在社羣平臺X上貼文指出,「透過猩猩外交,將向世界表明,馬來西亞始終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保護」。

佐哈利敦促棕櫚油公司與非政府組織合作,協助保護馬來西亞的野生動植物,並提供技術專長。

環保主義者指責棕櫚油助長了馬來西亞和印尼熱帶雨林的破壞。這兩個國家的棕櫚油佔了全球大部分產量。

棕櫚油被大量用於蛋糕、巧克力和人造奶油等食品,以及化妝品、肥皂和洗髮精。

長期以來,中國一直利用熊貓外交作爲一種軟實力。中國只將大熊貓借給外國動物園。這些動物園通常必須在幾年內歸還熊貓所生出的任何後代,以加入中國的繁殖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