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路樹殺人 中央地方推專業管控

專家指,目前各地巡檢路樹多半是走馬看花,進階用儀器檢測樹幹結構的機率很少,難確實掌握路樹健康情形。示意圖 記者林澔一/攝影

本報陽光行動報導「路樹殺人」背後諸多人爲疏失因素,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昨在「臺日樹木風險管理研討會」致詞時表示,城市的樹木風險管理應超前部署,避免都市林成爲公共安全的不確定因素或隱形殺手,他責成林業署儘速健全相關管理制度,讓都市林成爲國家淨零轉型的好幫手。

林業署表示,有關負責樹木保護及診斷的專業人員認證辦法,預計明年第一季完成法制作業,6月發佈施行,透過分級認證制度,讓檢查、診斷路樹全面由專業認證者執行。

臺北市公園處長藍舒凡也迴應,目前路樹巡查人力不足,明年將再加十二人;目前北市率先委外執行路樹風險評估,爲避免檢查評估不實,委外合約及檢查品質的把關機制都要優化,將邀學者專家討論,參考國外經驗升級。

臺日樹木風險管理研討會由臺灣都市林協會及農業部林試所、日本街路樹診斷協會、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共同舉辦,鄭文燦說,樹木是都市珍貴的綠資源,宛如數以萬計的綠色大傘,尤其在極端氣候的威脅下,正確培育、保護每棵樹尤其重要。他在桃園市長8年任內,連續開了6年的樹藝班,專做樹木修剪人員教育訓練和認證,讓公家和民間修剪樹木由認證合格的工作者執行,因修剪錯誤,會導致樹木生病易倒伏,不可不慎。

都市林協會理事長黃裕星表示,其實臺灣不缺研發能量及專業知識,但制度面卻對樹木健康及風險管理的執行力道不足,法令面雖有森林法增設樹木保護專章,但各項子法規未到位,技術人員認證及規範也還不太足夠,遑論樹種選擇原則、苗木的品質管理、種植技術、移植及養護的方法、樹木安全檢測及風險評估,老死樹木的更新等盼有統一規定。

林業署副署長林澔貞說,專業人員是樹木風險管理的關鍵角色,之前因業界意見分歧,立法10年來始終難以統合,如今已彙整產官學研等領域意見,朝「考訓合一」、「考訓分離」雙軌制推動,讓從業人員分成基礎級、進階級,依能力認證從事初級和進階的修剪、移植及風險評估等工作,預計明年6月就能上路,其他子法和規範也會逐步推動。

北市公園處副處長吳健羣說,法令沒要求縣市做路樹風險評估,北市率全國之先執行,第一輪評估還剩2萬棵,會如期做完,第二輪委外評估的招標作業前,會研議加嚴巡檢評估人員的認證資格、抽檢把關等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