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無限循環漲 資深業者嘆「無殼VS.房奴」一樣難熬
▲這幾波央行信用管制與打房措施前後,主要供給新屋市場的預售屋普遍呈現高單、低總、小坪數趨勢。(圖/記者陳筱惠攝)
記者陳筱惠/臺中報導
經歷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房市有感降溫,但對於真正剛需的購屋族來說,房市降溫究竟是好是壞猶未可知,一名從業超過40年的臺中資深不動產業者就直言:「其實在房價堆疊、超漲的循環,除了顯示出年輕人買房不易,已經上車的也未必是幸運。」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24/全臺匡列「第二屋限貸5成」 非最狠打房手段!估價師:央行留一手
不具名業者分享這幾波央行信用管制與打房措施前後,主要供給新屋市場的預售屋普遍呈現高單、低總、小坪數趨勢,站在中立的立場,他說:「過去臺中正三房權狀坪數約40~50坪,實際室內要達到30~35坪左右才能稱之,但現在的三房,捨棄了約5坪的面積、加上公設比越來越高,室內實際坪數落在25~26坪。」
▲全臺中已經呈現總價考量,取決於消費者只負擔得起的總價而非單價,示意圖。(圖/記者陳筱惠攝)
而開發商如此設計的用意,當然與家戶人口減少有着關聯,但更多的是「市場性」的考量,10年來,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臺揭露,2014年臺中市的平均買賣面積爲43.22坪,到2024年第二季最新資料,平均交易面積已經下探至29.91坪,失守30坪大關。
在房屋單價部分,臺中74環線內精華區建案就相當明顯,僅隔一條路的預售案,2房產品小坪數單價一坪硬生生多出隔壁三房建案10萬元,「重點是,還賣得嚇嚇叫!」
業者分析原因:「除了投資置產之外,全臺中已經呈現『總價考量』,即便是住起來不舒適的小坪數,但因消費者『只負擔得起』,所以開發商就市場供給更多小宅,但房屋坪數越小,單價則越高,在實價登錄的機制下,甚至可以帶動各區行情走勢,讓區域行情成爲另一道門檻,無限循環下,區域行情就從超漲變成正常。」
▲臺中買賣面積縮水最有感的無非是透天市場轉大樓的區域,如沙鹿區、海線地區。(圖/記者陳筱惠攝)
中信房屋中彰投駐區經理楊幹意就認爲:「臺中買賣面積縮水,確實與購屋民衆只能退而求其次購買低總價小宅產品,外加年輕人喜歡新式大樓的豐富公設、收發管理等,讓大樓產品受到歡迎,最有感的無非是透天市場轉大樓的區域,如沙鹿區、海線地區。」
對於已經上車咬牙購屋的民衆,業者認爲:「也未必是好事,因上述原因,除了早早購入的族羣,近5年買房的民衆,除了要負擔高房價也得負擔高額貸款,光是還貸金額與過去相比都以倍數增加,不買是無殼、買了又成爲真正的『房奴』。」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24/全臺匡列「第二屋限貸5成」 非最狠打房手段!估價師:央行留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