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堵中國 美擴大管控AI、應用軟體

如今美商務部長雷蒙多在聽證會喊話,應通過擴大權能的限制法案,引爆點雖是華爲新晶片,實則意在提前防範當下商務部難以管控的AI技術服務、面向消費端的社交電商軟體等領域。圖/美聯社

一直以來,晶片就是中美科技對抗的重點,而年內科技熱點人工智慧生成內容(AIGC)更成爲各國率先防範領域。如今美商務部長雷蒙多在聽證會喊話,應通過擴大權能的限制法案,引爆點雖是華爲新晶片,實則意在提前防範當下商務部難以管控的AI技術服務、面向消費端的社交電商軟體等領域。

限制法案若通過,將賦予美商務部長審查涉資通訊領域的商業交易,意謂商務部可更靈活守住國安關卡。與過去以來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祭出殺傷力強大,但較笨重的實體清單等管制措施形成對比。若新法通過,BIS後續可能承擔的新角色也引發關注。

提出限制法的參議員提案時說明內容顯示,雖然通訊關鍵基礎設施是防範重點,但是持續滲透美國、甚至已在民間有巨大影響力的防毒軟體、電商平臺、手機支付工具、短影音App等或是國安威脅,可能訪問獲取美國民衆數據,進而影響整個通訊基礎體系。

中國短影音與網購軟體,近年持續在美擴大市佔。相關法案透過如百萬用戶資訊數據量爲界線,給予商務部長審查這些民間熱門App相關交易的權力,並可建議美國總統強迫相關企業出售在美業務。

從數據獲取養分茁壯的AI與量子等先進技術是該法案另一個重點,防堵這些尖端科技,能夠降低中國獲得顛覆性創新技術的可能性,減少美國突然被彎道超車的可能。雷蒙多4日在聽證會上特別提到AI的瞬息萬變。

雷蒙多4日也表揚作爲商務部出口管制主要機構BIS,該單位對違規企業祭出龐大罰款彰顯商務部決心。未來新法案通過後,主要以發表產業管制、實體清單的BIS可能有更多配套措施與工具來輔佐雷蒙多進行交易審查,可能有更小型靈活的管制工具,來防範滲透力更強的短影音電商等消費端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