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大同曾因氣胸住院 醫示警3症狀:無法正常呼吸
歌手方大同於2月21日病逝,享年41歲。(圖/中時資料照)
歌手方大同於2月21日病逝,享年41歲。雖然方的所屬公司並未透露病因,但他生前曾因氣胸(俗稱爆肺)而數度住院治療。醫師表示,常見氣胸症狀有3種,包括突發性胸部悶痛、呼吸與心跳逐漸加快,以及突發性咳嗽,患者會感到無法正常呼吸;嚴重者會合並血胸或壓力性氣胸,恐有死亡風險,須即刻就醫。
胸腔外科醫師杜承哲曾在澄清醫院中港分院官網專欄撰文指出,氣胸是指肺臟和胸壁間的「肋膜腔」出現氣體不正常的進入其中,進而造成肺臟無法順利擴張,反而使肺葉呈現塌陷狀態,並因氣胸的呼吸氣壓而壓迫肺臟,導致呼吸無法正常運行。而隨着阻力變大,肺臟這顆氣球便會越來越不容易打開,甚至影響身體血液循環及心臟功能。
杜承哲接着說,有輕微氣胸症狀者,一般會出現胸痛、胸悶症狀,多數只要稍作歇息,便可恢復與緩解;若是有嚴重氣胸症狀者,亦會合並血胸或壓力性氣胸,恐有死亡風險,須即刻就醫診治。
談及氣胸的症狀,杜承哲指出,通常當氣胸開始出現時,患者會感到胸部悶痛、呼吸困難、心跳加速,若未即時醫治,則會因缺氧導致四肢末端轉爲藍紫色。常見於突發性的感到胸部疼痛或悶痛,或是呼吸與心跳逐漸加快,感到無法正常呼吸,兩側胸廓呈現不對稱狀態;以及突發性的咳嗽,甚至可能出現咳血情況。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謝逸安曾提及,氣胸可分爲自發性氣胸和外傷性氣胸,而自發性氣胸依據是否有肺部病史又可區分爲原發性和繼發性,前者的發生率爲每10萬人中有9人,85%在40歲以下,多是瘦高男性。
關於常見的繼發性自發性氣胸,謝逸安說,則可能因慢性阻塞性肺病、囊腫性纖維化、肺結核、肺癌,或是一些少見的罕見疾病,例如淋巴血管平滑肌肉增生症、蘭格罕細胞組織球增生症等病情進展,造成肺部組織脆弱而破裂,進而產生繼發性自發性氣胸。至於外傷性氣胸,則與創傷有關,像是因胸部穿刺傷直接傷害肺臟,或是因胸部撞擊間接傷害,造成肺臟破損而導致氣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