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補貼關稅陰影籠罩 比亞迪將在歐洲建第2家汽車裝配廠

比亞迪將在歐洲建立第2家裝配廠,以繞開歐盟對中國電動車的反補貼關稅難題。圖爲比亞迪汽車參加布魯塞爾車展。(圖/新華社)

繼去年底宣佈在匈牙利創建第一個新能源車生產基地後,比亞迪日前再次宣稱有意在歐洲建立第2家裝配廠。在歐盟調查中企電動車補貼以及關稅懲罰呼之欲出的背景下,在當地設廠生產既可以繞開關稅難題,又給歐洲帶來就業機會。

據《德國之聲》報導,比亞迪歐洲區董事總經理舒酉星(Michael Shu)上週在英國《金融時報》舉辦的未來汽車(Future of the Car)大會上表示,該公司將考慮於2025年在歐洲建立第2家裝配廠,將以低於2萬歐元(約合臺幣66.7萬元)的價格在歐洲推出海鷗型電動汽車。比亞迪希望到本世紀末成爲歐洲領先的電動汽車供應商。

報導說,去年10月,比亞迪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開設了2家門市,12月比亞迪宣佈在匈牙利東南部城市塞格德(Szeged)建設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成爲首個在歐盟地區建設乘用車工廠的中國車企。除了比亞迪,包括寧德時代、億緯鋰能、欣旺達在內的多家中國電池廠商也紛紛宣佈在匈牙利投資建廠。

報導指出,匈牙利總理奧爾班(Viktor Orbán)採取與德國等其他歐盟國家不同的戰略,上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匈牙利,雙方簽署了18項協定。匈牙利將於今年下半年接任歐盟理事會主席國,習近平在到訪時表示,這是改善歐中關係的契機。

歐盟希望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去年宣佈開展對中國進口純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歐洲必須阻止中國向歐盟市場提供享有大量補貼的電動車。她說:「公平競爭很好。我們不喜歡市場充斥着獲得大量補貼的中國電動車。爲了保護我們的工業,就必須解決這個問題。」

今年5月初,歐盟執委會執行副主席兼貿易專員東布羅夫斯基(Jan Henryk Dąbrowski)表示,歐盟執委會對中國電動汽車啓動的反補貼調查正取得進展,有可能在今年夏天之前就開徵反補貼關稅。根據歐盟法律,啓動調查9個月之後的7月4日將是出臺關稅或配額等臨時措施的最後期限。

報導指出,汽車製造業是歐洲衆多工業中最備受推崇的一環,歐媒形容它有如「皇冠上的寶石」。目前歐洲有1400萬人直接或間接受僱於汽車製造業,相當於歐盟就業人口6.1%。

智庫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近期發佈一份研究報告指出,歐盟即將對中國電動車加徵的臨時關稅可能在15%至30%之間,但這遠不足以阻擋中國電動車向歐洲製造商發出的挑戰。若要阻擋中國比亞迪這樣的強勁競爭對手進入歐洲市場,歐盟必須加徵45%至55%的臨時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