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報】湖北檢察高質效履職繪就“共抓大保護”新畫卷

吹響碧水北送清水東流的

“法律監督哨”

湖北檢察高質效履職

繪就“共抓大保護”新畫卷

河水靜流淌,草木旺盛長。初夏時節,湖北省丹江口市漢江沿途岸綠景美。

漢江是長江最大的支流。丹江口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所在地。

前不久,丹江口市人民檢察院聯合本地水利、法院及相鄰的河南省淅川縣人民檢察院、縣水利部門等開展“共護一庫碧水”巡庫普法宣傳活動。

作爲長江干線流經里程超1000公里的唯一省份,湖北省委鮮明提出“治荊楚必先治水”“流域綜合治理”等工作要求,堅決扛起“一庫碧水北送、一江清水東流”歷史使命。

湖北檢察機關牢記囑託,開展跨部門、跨區域“協同共治”,推進“共抓大保護”不斷取得豐碩成果。

以督減漏

堵窟窿防透風

一案變三案。

從盜採江砂個案入手,黃石市黃石港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一路追蹤,挖出碼頭卸砂、收砂、買砂等若干犯罪環節,將整條灰色產業鏈連根拔起。

“延伸產業鏈是一個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我們在辦案中發現,沿江非法採砂便有這樣的‘隱秘’產業鏈。”談起2023年辦理的這起王某等6人涉嫌非法採砂案,黃石港區檢察院副檢察長薛青松說。

黃石港區檢察院還開發出“非法採砂漏犯監督模型”,將行政處罰數據庫與檢察機關刑事案件證人數據庫進行碰撞,梳理找出因僱傭時限“未達標”等遺漏的、流竄於多個非法採砂船上所謂的“臨時工”。

自2023年5月建模以來,該模型已碰撞發現漏犯6名。

近年來,湖北檢察機關統籌推進長江、漢江、清江3個一級流域和16個二級流域、重點三級流域的檢察監督,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推進。

辦案中發現城鎮無證排水問題突出情況後,武漢市人民檢察院形成情況反映報送市委,推動市政府自2023年9月起開展全市排水許可專項執法行動。

目前,武漢已完成排水戶調查摸底,排水許可已納入行政審批“一件事一次辦”“一業一證”等跨部門主題事項清單。

數據顯示,2018年以來,湖北檢察機關共督促治理被非法佔用的河道超543公里,清除違法堆放的固體廢物93萬餘噸,督促治理被污染水域面積3.1萬餘畝,

依法從嚴追訴污染環境等犯罪394人。

以督促治

從協同到共治

堆成山的報廢機動車不見了,大片廢油漬消失了。這背後,離不開湖北省人民檢察院漢江分院檢察官們的努力。

漢江轄區318國道沿線,有124家報廢機動車回收經營戶無資質從事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由於工藝低級粗糙、缺乏環保設施,導致拆解過程中未依法處置或大量排放氯化氫等有害物質。

針對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行業無序發展問題,漢江檢察機關啓動行政公益訴訟,採取訴前檢察建議、公開聽證等方式督促相關部門履職,推動實現多部門聯合、系統治理,共轉運處理2000多噸固廢。

與此同時,漢江檢察機關積極引導地方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行業綠色轉型,與武漢城市圈(仙桃)城市礦產資源大市場溝通協調,引導相關商戶搬遷並統一經營,規範發展循環經濟。

破立並舉。湖北檢察機關堅持一體履職、綜合履職、能動履職,助推流域綜合治理。

用好大數據,讓檢察監督“活起來”。湖北省人民檢察院自主研發非法排污、偷漏繳環保稅等20餘個涉流域治理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利用監督模型推送線索已立辦287件案件。

爲更好解決跨區域治理難題,湖北省檢察院聯合陝西、重慶等6省市檢察院會籤生態環境保護檢察監督跨區劃協作協議,並指導十堰、隨州、恩施州等地檢察機關將跨區域生態環境保護納入專項工作範圍。

嚴格落實長江“十年禁漁”,湖北省檢察院聯合省公安廳等單位出臺相關指引文件,2021年以來推動辦理非法捕撈水產品犯罪案件656件。

以督固防

融保護於發展

鄂皖交界處大別山主峰下的湖北天堂湖國家溼地公園,是天堂湖鮊類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屬於禁捕區。

2023年下半年,羅田縣人民檢察院先後受理了6起湖畔村民使用禁用工具在天堂湖非法捕撈的案件。

鑑於該批案件普遍捕撈數量非常少、對生態環境損害程度相對較輕、王某等6人認罪悔罪態度好,檢察官擬作相對不起訴處理。

爲擴大案件辦理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增強湖畔村民的法治意識和生態環境保護觀念,羅田縣檢察院到天堂湖國家溼地公園管理處就該系列案件集中召開公開聽證會,百餘名湖畔村民和當地學生現場接受法治教育。

自啓動“助力流域綜合治理”專項工作以來,黃岡市檢察機關做好“懲治+預防”文章,制定生態環境資源類案件優先辦理、快速處理、提前介入、引導取證工作機制,加強行刑雙向銜接,做實普法宣教。

記者瞭解到,在接續開展“長江流域生態保護公益訴訟”“充分發揮檢察職能,助力流域綜合治理”等專項工作基礎上,湖北省檢察院今年正組織開展“助力流域綜合治理,推進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專項工作,助力守牢水安全、水環境安全、糧食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底線。

如今,融執法司法、普法宣傳、生態修復等功能於一體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檢察實踐基地遍佈荊楚大地。

黃岡、咸寧、隨州等地檢察機關推動“文物保護+文旅經濟”,從源頭上推動長江歷史文化保護傳承與城鄉建設融合發展。

聚焦減污降碳等國家基礎研究和科技創新的重點領域,武漢檢察機關持續加大對企業關鍵核心技術、新興產業領域知識產權保護,依法嚴懲侵犯商業秘密犯罪,爲檢察機關服務科技自立自強提供“湖北樣本”。

“全省檢察機關認真落實長江保護法,按照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要求,聚焦服務以流域綜合治理爲基礎的四化同步發展,打擊、監督、治理、服務相結合,持續吹響碧水北送清水東流的‘法律監督哨’,以法治力量助力長江經濟帶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湖北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王守安說。

(來源:法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