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地方知識學 后豐社大推動葫蘆墩圳系列課程

后豐社區大學推動葫蘆墩圳系列課程。(臺中市政府提供)

發展地方知識學,后豐社大推動葫蘆墩圳系列課程。(臺中市政府提供)

臺中市政府教育局連續2年評鑑優等的后豐社區大學,積極推動大甲溪流域學習,自去年啓動「臺中第一大圳」葫蘆墩圳的圳路文史調查與紀錄,辦理流域生態學習課程,繪製葫蘆墩圳整合地方創生故事地圖,讓文史與觀光結合發展;今年進一步規畫辦理葫蘆墩圳開發300年系列走讀活動、慈濟宮建築美學與歷史、慈濟宮祭醮形式及科儀系列講座、協同豐原高中美術班執行豐原故事雙語繪本製作計劃等,積極推動水圳議題與地方知識學。

教育局長楊振升說,臺中市11所社區大學提供豐富課程,是市民的最佳充電站;后豐社大除積極發展流域知識學外,也致力推動食農教育,結合后里青農推廣友善農業與裡山共生,自辦友善農業課程,並結合12年國教,協力豐東國中辦理食農教育課程,並邀請友善青農辦理認識青農、認識后里經濟作物等講座。

今年度辦理「來去青農的家」活動,帶領民衆走進農場,近距離認識與接觸后里區重要經濟作物。

教育局指出,后豐社區大學辦學區域包括后里及豐原區,以成爲一所「具地方特色的卓越終身學習機構」爲辦學願景,並訂定「翻轉在地文化,促進城市重生」、「推動友善學習,實踐永續共生」及「協力青年返鄉,培力地方創生」3個目標及9大行動方案,辦學藍圖緊扣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指標,循序漸進建立辦學特色,落實在地經營。

教育局表示,除各項活動外,后豐社大每年度春、秋季班課程皆提供約120門課程供選擇,其中不乏漆藝、木器、多肉植物、拼布、中國結、低GI料理等多樣手作課程,還有英語、日語、德語、韓語等多國語言供選擇,羽球、瑜珈、健身、國標舞等各類運動課程應有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