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狠蓄勢攻打烏克蘭 俄羅斯膽從哪裡來

俄羅斯2月和白俄羅斯在白俄境內靠近烏克蘭邊境舉行大規模聯合演習,一輛坦克發射砲彈的畫面。(美聯社/俄羅斯國防部)

就在美國官員警告,俄羅斯隨時可能侵略烏克蘭後,隨即下令,多數駐基輔美國使館人員撤離當地。此外,美國總統拜登警告俄羅斯總統普丁,若輕舉妄動,將立刻讓俄方付出慘重的代價。

「對話(The Conversation)」新聞網指出,近幾個月來,俄羅斯在烏克蘭邊境集結了超過10萬大軍,而美國則以派數千部隊到鄰近的波蘭和羅馬尼亞來回應。在情勢升高之際,普丁頻頻向美國提出各式安全要求,表示俄羅斯的要求滿足,纔會撤軍。其中包括禁止烏克蘭加入北約(NATO),並同意北約將從東歐多數地區撤出部隊和武器等。

俄羅斯2014年侵略烏克蘭,併吞克里米亞已有前例,如今基輔仍不斷面臨威脅。而要了解其中錯綜複雜的狀況,主要得從幾個重點看起。

烏克蘭是30年前蘇聯解體後才獨立,但內部卻爲貪瀆和嚴重分裂所苦。一般來說,烏克蘭西部支持和西歐發展關係,反之,烏東卻傾向和俄羅斯建立更密切的關係。2014 年 2 月烏克蘭抗議分子進行所謂的「尊嚴革命(Revolution of Dignity)」,推翻親俄總統亞努科維奇(Viktor Yanukovych)後,當時俄烏緊張達到新高。

大約就在那時,由於臨時政府不穩,烏軍沒有準備,俄羅斯揮軍,一舉併吞了吞克里米亞。緊接着普丁攻打烏東頓巴斯(Donbas)區,而烏克蘭政府軍和俄羅斯撐腰的分離主義分子爆發武裝衝突,導致超過1.4萬人喪生。不過,俄羅斯對當地衝突的反應和對克里米亞的反應不同,不斷否認介入頓巴斯的衝突。

然而,俄羅斯攻打頓巴斯,加上併吞克里米亞,促使烏克蘭人倒向西方。烏克蘭政府說,2024年會申請加入歐盟(European Union),同時也打算加入北約。2019年上臺執政的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則致力推動反腐,經濟振興和頓巴斯區的和平。

據烏克蘭RBC-Ukraine 新聞網報導,2021年9月時,81%烏克蘭人說,他們對普丁反感,只有15%受訪的烏克蘭民衆表示,他們對普丁持正面看法。而普丁會決定在烏克蘭邊境集結大軍,和他認爲不會有事息息相關。他和捍衛俄羅斯利益的西方政界人士往來很有經驗,一旦他們離任,就會與俄羅斯企業打交道。

而西方國家對俄羅斯介入美國2020年總統大選,還有克宮針對約1.8萬爲企業和美國政府工作的人員進行網攻,大都只實施了象徵性的制裁。此外,普丁毫不猶豫,力挺白俄羅斯總統魯卡申柯(Alexander Lukashenko),鐵腕鎮壓首都明斯克的大規模抗議,也可看出,普丁明白,部分西方領導高層和俄羅斯態度一致,而這可以防止西方國家形成對抗克宮的聯合陣線。

例如,德國前總理施若德(Gerhard Schroeder)在位時曾倡議,歐洲和俄羅斯進行戰略合作。他卸任後於2017年加入國營俄羅斯石油(Rosneft)公司,擔任董事長。此外,力促對俄羅斯採柔軟立場的歐洲政界人物中,還包括法國前總理費雍(François Fillon),以及奧地利前外長克奈斯爾(Karin Kneissl)等。他們卸任後,都加入了俄羅斯國營企業的董事會。

事實上,在普丁眼裡,烏克蘭是俄羅斯「勢力範圍」的一部分,是自家領土,而不是獨立的國家。這促使克宮想盡辦法,要阻止烏克蘭加入歐盟和北約。

另一方面,目前美國對俄羅斯,還有克宮可能的盟友和商業夥伴實施了各式政治和金融制裁。而普丁也在利用烏克蘭,讓西方大國解除對俄羅斯的制裁。而俄羅斯攻打烏克蘭,可以促進更多外交對話,甚至可能使相關國家在制裁上讓步。不過,俄羅斯進攻烏克蘭的代價,將遠遠超過好處。分析認爲,普丁不太可能全面侵略烏克蘭,但大概會重啓烏東政府軍和親俄分離主義分子間的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