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考試成績優秀,卻被質疑作弊:這位媽媽選擇爲孩子撐腰
作者:主創團·遇見小媛
上週,兒子拿着期中考試的成績單給我看,都在“優秀”範圍內,我當即拉着老公說咱家孩子進步大、有潛力。
但隨後往兒子那邊一瞅,他全程耷拉着腦袋,略帶沮喪。
我下意識問他:“考得好還不開心?是最近學習壓力太大嗎?”
孩子搖搖頭,八成是在學校受委屈了。
青春期的男孩自尊心強,我就把空間留給父子倆談心。後來從老公口中才得知:
原來兒子這次考得太好,屬於“超常發揮”,被懷疑作弊。
同學們看到,成績剛公佈,他就被老師叫到辦公室。雖然老師確認了兒子成績的真實性,但大家還是會時不時傳“小話”,說兒子的成績“水分多”、“八成是藏了小紙條”。
最初他還會辯解:“只是在日常訓練中碰到過類似的題。”但他說得越多,同學就越起鬨:“解釋就是掩飾,掩飾就是事實。”
兒子被人“誤解”,又自證無果,才這般悶悶不樂。
想起一句話說:“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教育孩子,同樣如此。當孩子被人“冤枉”時,不妨告訴他們:別陷入“自證陷阱”,也是一種自我保護。
生活中,時常看到這樣的孩子:
因爲性格內向,打小就會被其他人貼上“安靜”、“不愛說話”的標籤。
老師父母覺得太內向不好,就要他們主動些,不然交不到朋友。
於是,隨着參加活動的次數增多,他們開始變得“合羣”,但這種被逼着外向的做法,也讓他們越來越自卑。
慢慢的,只要有人問:“你好安靜,是不是很內向?”
他們都會反駁說不是內向,只是和大家還不熟。
網上看到有這般遭遇的孩子吐露心聲:“我會強迫自己多說話融入同學朋友,但真的好累啊!”
在人羣中侷促不安,卻爲了證明自己“不內向”強顏歡笑,最後落得身心俱疲。
這就好比患者去看病,會提前自我診斷:“我胃痛,會不會是胃潰瘍。”“我頭痛,是腦子出問題了嗎?”
有醫生如是評價,病人給自己“看病”的行爲,很影響醫學診斷,這種情況下更容易誤診。
所以你看,連專業過硬的醫生,都易被“一知半解”的病人影響到,何況是身心還不成熟的孩子,只會更容易被外界左右,容易走極端。
這讓我想起那個15歲的少年劉學州,不堪輿論攻擊,在社交平臺寫下遺書後,在海邊選擇自盡;
杭州女孩鄭靈華拿到錄取通知書後,與病牀上的爺爺分享,卻因染了粉色的頭髮,就被人安上各種莫須有的“罵名”,最後決絕地離開這個世界。
這些孩子,極力證明着自己“無病”、“無罪”,但被他人的眼光灼傷後,只會遍體鱗傷。
仔細想想,你是否對孩子說過這樣的話:
“你不聽話,媽媽就不要你了。”
“你爲什麼就不能學學別人家的孩子?”
這被視作是父母的愛,但卻有了前提,孩子便會用聽話的方式學習、工作,向父母證明自己的優秀。
一位著名央視主持人的經歷,就是如此。
她曾在一次採訪中透露:“由於原生家庭的原因,自己經常會沒有安全感,苛責自己。”
只因她在童年時期,不僅有很強的容貌焦慮,而且凡事都是按父親的要求去執行,絲毫沒有自主選擇的權利。
長此以往,她只能把每一件事做到極致,讓父親滿意。
在這種嚴苛的環境下成長,即便她如今成爲央視主持人,事業有成,有時依然會認爲自己做得很差勁,感到自卑。
看得出來,她只是不想讓父親失望,在此過程中,她也會陷入“不被認可、努力證明、拒絕失敗”的循環中。
顯然,父母越是用愛“勒索”孩子做到完美,孩子也越發擔心做得不夠好。
正如心理諮詢師雅基·馬森在《可愛的詛咒》一書中寫道:
“我們通常都會覺得自己被淹沒在別人的期望中,而且完全不知道該如何以其他方式生活。”
的確,談及家庭教育時,父母會把對孩子的期待,解讀成“我這是爲你好”,但這種愛太過沉重,就成了枷鎖:
孩子學習、工作、找對象,無一不籠罩在父母的標準之下,繼而不斷證明自己,卻又顯得敏感不自信。
因爲童年遭受過太多否定,他們總擔心被人“嫌棄” 。
一個人只要被他人的期待牽絆,那他大抵會努力活成外界希望的樣子,但也很難找到自己的方向。
因此,別再用審視的眼光看孩子,多欣賞、少指責,讓他們先成爲自己,纔會有未來可期。
當孩子被人誤解或者冤枉時,父母的信任纔是他們的底氣。
想要讓孩子不陷入“自證陷阱”,不妨從以下3個方面增加親子間的信任感。
1.孩子的不切實際,要被認真對待
每一個孩子,都是天生的夢想家。
譬如,在青春期,他們會把影視劇中的“武林高手”視作偶像;也會在虛構的小說中,把自己與現實隔離開來,逃避父母的期待。
每每這時,父母別急着否定孩子的“異想天開”、太過挑剔,這樣只會扼殺他們的天性。
心理學家皮亞傑曾在“泛靈論”中指出,小孩子普遍相信所有物體都有生命。
即便這在成年人看來,有些離譜。但於孩子而言,卻是與生俱來的創造力。
學會認真對待孩子的不切實際,他們纔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2.允許孩子犯錯,也能自由試錯
一位媽媽曾分享過一段育兒經歷。
有一天出門時,女兒不小心把牛奶灑到地上,陶虹見狀就訓了孩子一頓。
當時,女兒都嚇懵了,但還是沒讓淚水掉下來。
見此情景,這位媽媽也意識到自己的魯莽,有些內疚。
於是,後來女兒再犯同樣的錯時,她會趕緊上前抱住孩子說:“害怕了嗎?沒事沒事。”
那次,女兒“哇”的一聲就哭了。
是啊,如果父母都不能包容孩子,那還有誰能做到如此。
育兒專家尹建莉曾說,“兒童沒有過錯,只有不成熟,而不成熟才意味着有生長空間和成長可能。”
任何一種進步,都需要從失敗與錯誤中提取經驗,而後內化於行爲。
孩子的成長,亦是如此。
當他們做錯事時,也會感到慌亂、難過,這本是一種強自尊的表現。
但若是父母經常呵斥:“誰讓你這麼做的?”
孩子則會從內疚,變得逆反,對所做之事也不會在乎。
與之相比,更合理的做法是:在孩子做錯事時,先安撫,後教育。
3.耐心等待,給孩子時間建構自我
看了作家劉墉教育孩子的方法後,頗爲感慨。
有一次,兒子對他說:“你知道我高中爲什麼那麼叛逆嗎?因爲我覺得我長大了,不該什麼都聽你們的。所以你叫我往左,我就偏往右,我有自己的想法,我該找到自己在哪裡!”
劉墉問其是否找到了,兒子表示還在找,還不服氣地強調:“是你不讓我去找!”
作爲父親的劉墉,沒有硬碰硬,而是繼續往下問:
“你自己要怎麼找呢?”
“去流浪。”這是兒子的答案。
簡短的對話,卻意味深長。
畢竟,青春期的孩子,總會出現讓父母頭疼的問題。而每個孩子,自出生起,就一直在不停地尋找自我。
心理學上,把這稱爲“尋求自我同一性”。
這時,父母可以放手,讓孩子多與外界接觸,感知生活。
當孩子清楚扮演的角色,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後,才能更清晰未來的方向。
有關自證的弊端,法國作家莫泊桑在其作品《繩子》中,早已說透。
書中的農民,只是撿了根繩子,就被人污衊成撿到錢包。
他把繩子拿出來給大家看,自證清白,但越是辯解,別人越是不相信。
不實的流言與詆譭,讓他日漸消沉,最終一病不起。
所以,當我們的孩子被他人誤解和嘲諷時,該怎麼做?
“不去和人辯解,而是讓對方舉證。”如是告訴孩子,纔不會讓他們被“自證”的繩子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