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當家”出走,曾毓羣攬權,萬億寧王怎麼了?

在共事超過30年後,寧德時代第二大股東、曾毓羣的創業夥伴黃世霖,決意離去。

8月1日晚,寧德時代(SZ:300750)突然發佈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於近日收到公司副董事長黃世霖的書面辭職申請,黃世霖出於個人事業考慮,申請辭去公司副董事長、董事、董事會戰略委員會委員和副總經理職務。該辭職申請自8月1日起生效,黃世霖將不再在公司任職。

黃世霖的辭職,是寧德時代系列人事安排的一部分。曾毓羣將總經理周佳往上提半步,接替黃世霖任副董事長,周佳空出來的總經理職權則由曾毓羣“收走”,曾毓羣董事長、總經理“一肩挑”,實現名副其實的“大權獨攬”。

華夏能源網查詢工商信息發現,黃世霖除了幾個擔任法人的企業之外,幾乎已經卸任寧德時代及旗下全部公司的職位。作爲一家正如日中天的公司二號人物,此時出走顯得很不尋常,公告中解釋的“體外創業”說法沒有說服力。

而曾毓羣的一番動作也頗多蹊蹺之處。與馬雲、王興、黃錚等互聯網大佬競相選擇在鼎盛時刻“往後退”不同,曾毓羣反而是選擇了“往前衝”。曾毓羣看到了什麼?他到底在下一盤怎樣的棋?

“二號人物”出走

曾毓羣和寧德時代有今天的成就,黃世霖功不可沒。黃世霖陪伴曾毓羣創業30年,是一位技術專家,是寧德時代的“二當家”,也是一位千億富豪。

黃世霖生於1967年,比曾毓羣年長一歲,兩人都是福建寧德的老鄉,在高中時是寧德一中的同班同學。

黃世霖從合肥工業大學半導體器件與微電子技術專業畢業後,回到寧德做了一名公務員。1991年接到曾毓羣邀請後,黃世霖加入東莞市新科磁電廠,曾毓羣彼時已在該廠工作兩年。自那之後,曾毓羣和黃世霖就再也沒有分開,黃世霖也一直從事技術研發的相關工作。

2011年,他們一起押注動力電池行業,共同投資創立寧德時代,並擔任公司總經理、董事。2017年至今,黃世霖一直擔任寧德時代副董事長、副總經理,在覈心的領導層中一直佔據一席之地。

兩人搭檔踩中動力電池風口,該是他們這輩子幹的最正確的事。寧德時代在創立之後短短十餘年間,市值升至萬億,成爲當之無愧的“寧王”,兩人也由此收穫了鉅額財富。在胡潤2022年富豪榜中,黃世霖以1500億元身家,位列榜單第63位,與吉利的李書福家族、軟銀創始人孫正義並列。

長期陪伴創業,又是千億富豪,黃世霖卻在此時選擇了離開,這不免讓外界充滿猜疑,是理念不合“宮鬥”出局?還是爲之後的減持套現做準備再自立門戶?

對此,寧德時代官方的說法是:黃世霖辭職不會對公司的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他將在“光儲充檢”新興領域探索業務機會,未來可能與公司形成戰略協同,共同推動新能源產業的發展。

很顯然,這樣“冠冕堂皇”的說法並不能讓人信服。

如果真是體外創業尋求內外協同,黃世霖沒有必要辭去寧德時代的全部職位,完全可以在公司內部掛一個虛職,這樣還能調動寧德時代內部資源支持創業。但是無論是黃世霖還是寧德時代都沒有這麼做,黃世霖選擇了乾淨徹底的離開,如此的決絕。

華夏能源網查詢到,目前黃世霖還在寧德時代與星雲股份(SZ:300648)等合資的公司——福建時代星雲科技有限公司掛職董事長。值得一提的是,這家公司核心業務,便是寧德時代公告說黃世霖探索方向的“光儲充檢”業務。

不過,目前該公司的第一大股東是石正平,持股40%;寧德時代爲二股東,持股20%;福建合志誼岑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與福建智達晟和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各持股15%,福建星雲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0%,未見到黃世霖持有股份。

對黃世霖離職的另外一種說法,是說他在爲“減持套現”做準備。

今年1月寧德時代登上萬億市值時,市場就出現了大量消息傳聞稱黃世霖要大規模減持。目前,黃世霖是寧德時代第二大股東,直接持有寧德時代2.58億股股份,佔總股本的10.61%,數量僅次於曾毓羣控制的瑞庭投資。按照公司最新股價計算,這些股份價值1300億元。

按照《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等相關規定,以及黃世霖在寧德時代IPO時所做出的承諾,在其任期內(2021年12月30日至2024年12月29日)和任期屆滿後6個月內,每年轉讓的股份不得超過其所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25%;離職後半年內,不得轉讓其所持公司股份。

認爲黃世霖要“減持套現”的人士,是覺得他要達到離職半年的條件,好轉讓其所持全部寧德時代股份。

實際上,這種說法也不太可能。這可是價值1300億的鉅額財富,黃世霖要幹什麼大事需要一次性拿出這麼多錢?即使是他需要減持套現,每年減持25%也是300多億的資金(還不考慮股價上漲的情況),也足夠他創業或幹其他事情所需。

很顯然,上述兩種說法都站不住腳。從這個角度看,其與曾毓羣出現理念分歧而出走,或者曾毓羣“杯酒釋兵權”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而實際上,黃世霖走後曾毓羣的人事安排就很值得玩味,他將總經理周佳往上提半步,接替黃世霖任副董事長,周佳空出來的總經理一職則由他親自擔任。如今的曾毓羣,是董事長、總經理“一肩挑”。

這是名副其實的“大權獨攬”。2022年4月,寧德時代重新修訂了公司的《總經理工作細則》,在擔任總經理之後,曾毓羣可以直接控制到公司日常的經營、生產層面。他既可以運籌帷幄決定公司戰略,又將親自操刀執行,他對公司的掌控力將是空前的。

曾毓羣“激流勇進”

生於1968年的曾毓羣,將寧德時代締造成萬億“寧王”之後,他既沒有選擇像馬雲、張一鳴、黃錚等商界名流一樣功成身退,更沒有培養出一位合格的接班人來委以重任,54歲的他選擇了自己收權,從戰略到執行全方位掌控寧德時代。

從寧德時代的成長曆程看,曾毓羣的決策每每被現實證明是正確的,他也從未離開過公司的權力中心,這樣的權力慾和掌控欲是與生俱來的。

早在ATL時期,曾毓羣就通過對技術路線的判斷,認定了一種體積小且薄的聚合物鋰電池,幫助ATL順利成爲了蘋果、三星等的供應商。

而在2008年,曾毓羣又認定車用動力電池是行業的未來機遇,並趁着國家禁止外商獨資參與動力電池行業的政策東風,於2011年成立寧德時代,並在之後的各項決策中預判正確,特別是在三元鋰技術方面的下注,讓寧德時代成爲如今的“寧王”。

出任總經理,曾毓羣對自己的決策和執行能力應該是相當自信的。他選擇繼續“往前衝”,應該是感受到了寧德時代面臨的挑戰和壓力,他希望盡力將寧德時代再往前帶一程。

從行業處境來看,電池行業的上游,是以鋰資源爲代表的資源採掘和化工材料行業,具備相當強的週期屬性;電池行業的下游則是整車廠,在所有工業門類中,對於供應商的要求最爲苛刻。

寧德時代無法控制大宗商品週期,又必須要滿足整車廠苛刻的要求,這是兩頭受氣的位置,但實際上寧德時代卻“強勢”的遭人怨,它拿走了產業鏈上很大部分的利潤。在上個月末舉行的動力電池大會上,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就公開吐槽電池太貴,稱車企是“在給寧德時代打工”。

華夏能源網注意到,實際上整個2021年,除了特斯拉和依靠自產動力電池的比亞迪之外,大多數車企都處於虧損狀態。在當年,寧德時代卻取得了1304億的營收,159.31億元的淨利潤,雙雙創下新高。2022年一季度,儘管淨利潤增速有所收窄,但營收依然有着同比153.97%的增速,依然讓人“眼紅”。

而產業鏈上游的鋰礦採掘企業,其基礎更是建立在脆弱的根基之上,存活下來的天齊鋰業、贛鋒鋰業等企業,無一不曾面對過瀕臨崩潰的至暗時刻。

以天齊鋰業爲例,上個月於港股成功上市之後,募集130.62億港元中的大部分,將用於償還超過11億美元的貸款。好不容易等到週期來臨,這些鋰礦企業必須做出業務上的佈局,來應對週期的離去。

在這種情況下,廣汽集團、長城汽車等等車企,開始紛紛佈局動力電池行業,試圖通過自建動力電池產能來改善自己的成本結構;上游的鋰礦資源型企業,也在佈局自己的動力電池回收產業鏈,完善鋰資源的供應渠道。上下游擠壓,在不同的層面來搶佔寧德時代手裡的“蛋糕”。

當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雙線進攻的態勢已成趨勢,寧德時代需要極爲謹慎和明智的決策,來維持自己的有利地位,並要用持續下去的高成長性給廣大投資者一個交代。

能否帶領“寧王”再上臺階,將是曾毓羣面臨的嚴峻考驗。“賭性堅強”的曾毓羣,這一次又將如何下注?

(轉載請標明出處,文章來源:華夏能源網,公衆號:hxny3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