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元“穀子”泡沫破了,投50萬開店壓貨70萬

2024年,穀子店悄然興起。“穀子”是由“Goods(商品)”音譯而來,指的是帶有二次元IP屬性的徽章、立牌、海報等周邊商品。

據艾瑞數據,2023年中國二次元行業規模增長27.6%,達到2219億元,每年人均消費超千元。隨着二次元消費規模的增長,國內與二次元相關的消費品類門店也在增多,其中二次元羣體盛行“吃谷”文化,創業者們也紛紛入局開穀子店。

作爲常住北京的一個資深二次元玩家,00後女生小雨經常在週末時間跑到南京、武漢、杭州、上海等二次元文化濃厚的地方“吃谷”。今年以來,她發現自己“吃谷”的速度逐漸趕不上了穀子店冒出的速度。

她告訴Tech星球,今年大量的穀子店冒了出來。“武漢的潮流盒子、鄭州的大上海城、南京的水遊城,成都的天府紅,現在都是我們的吃谷聖地。”

如今,這股穀子開店風正從品牌刮向個體創業者,他們爭相進入這個市場淘金。

風頭正盛的穀子店

“二次元的錢好掙”,在浙江一個縣城開文具店的老闆老李給出了這樣的結論,這個結論來源於老李店鋪旁邊新開的穀子店。“我觀察了很久,大概是我們文具店客流量的十倍。”

而更讓老李堅信這個結論的因素,還有穀子店中商品的標價。

30元一包的卡片、20元一個塑料徽章、100元的亞克力立牌、40元一個的亞克力鑰匙鏈......在老李看來,這些看上去頗爲廉價的塑料製品,在印上卡通形象之後,就搖身一變成爲了身價倍增的“穀子”。

“店主告訴我,有時候有熱門IP上新,或者週末假期時,客單價能夠輕鬆破百”,這讓賣了二十年文具的老李頗爲震驚。

這些開在學校周邊的穀子店,依託於中小學生羣體,賺了個盆滿鉢滿。老李看的眼熱,前幾天,他也單獨在文具店中劃分出了一個區域,通過來文具店買文具的學生了解他們最近在追什麼,然後找到了渠道進貨,“確實銷量不錯,客單價也能輕鬆達到兩位數了。”

在一些省會、一線城市,穀子店的營業收入更是不容小覷。

一位在北京開穀子店的老闆告訴Tech星球,在週末節假日以及IP上新的節點,有時一天的營業額能過萬。同時,他表示,在谷圈,日產穀子和國產穀子,利潤根據穀子渠道不同有區別,但一般在10%-20%左右。

另一位在武漢開穀子店的老闆栗子告訴Tech星球,因爲她入局早,雖然店鋪不大,但每個月的淨利潤也能達到上萬元。

隨着穀子熱度的走高,栗子發現這兩年武漢地區的穀子店越來越多,開店地址也從學校、街邊店鋪開始進駐了市中心的商場,甚至成爲了一些冷門商場起死回生的關鍵“武器”。

“武漢X118之前不溫不火,甚至感覺要倒閉,但改成二次元聚集地之後,一下子火起來了”,栗子說道。

今年3月份,X118運營負責人遆瑋曾公開表示:“改造後商場幾乎實現了近10倍客流量的提升,營收大概有50%的同比增長。”

被二次元推紅的商場不止一個,去年上海打造了首座二次元商業體“百聯ZX創趣場”,被稱爲“中國版秋葉原”(秋葉原,位於日本東京的二次元地標),轉型後,商場的客流量最高時暴增了10倍。

根據上海市國資委此前公開信息,截至2023年12月31日,百聯ZX創趣場銷售額達3億元,接待顧客950萬人次,會員數20萬人。

熱度之下,不斷有人試圖進入穀子店淘金。在Tech星球加入的一個谷圈交流羣中,求指導開店的人越來越活躍,甚至還出現了一些完全不懂二次元的人,也發出了“求科普”的聲音。

資本入場,收割不再是新鮮事

除了自攜資金入局的小店老闆們,今年開始,連鎖穀子店加快了拓店的步伐。

不到半年,潮玩星球、GOODSLOVE等新開超20家門店;三月獸落地全新子品牌三月獸mini;多摩萬事屋成立一年,但今年計劃將門店拓展至百家。

根據Tech星球統計,當下連鎖穀子店的品牌已經達到了十餘家,他們背後有動漫集團、電影公司、影視公司等。

相比個人入局者,連鎖谷店背靠資本,且大都擁有各自的核心產品。比如GOODSLOVE擁有乙女手遊《光與夜之戀》,而bilibiliGoods有消費者熟悉的二次元人氣歌姬《初音未來》等。

成立於2009年的翻翻動漫集團其旗下的三月獸是萬代、世嘉等的一級代理。據官方信息顯示,三月獸今年已開出上海日月光店、太原鐘樓街店,並計劃2024年開新店30家,2025年開新店100家,2026年將開新店200家。

如此激進的拓店計劃背後,一場“收割”也在醞釀。

三月獸負責加盟的一位員工告訴Tech星球,目前三月獸的加盟策略以3年爲一個週期,合作的模式主要是託管。根據其給到的資料顯示,加盟費用分爲品牌使用費、貨品保證金、裝修費用等。

一位曾經考察過三月獸加盟項目的穀子店老闆稱,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三月獸的加盟模式,那就是“你找店、投資,他來管理”。

根據三月獸加盟的要求顯示,店鋪要在一線城市,面積要在100平米以上,綜合計算品牌使用費、貨品保證金、裝修費用,前期投入的成本要在100萬元以上。

而根據分成的邏輯,利潤的分配是每天營業額的32%要給到品牌方,“也就是說除了前期的100萬元投入以外,我後續爲了貨品還要持續的進行投入,並給品牌方分成。”

這位穀子店老闆在考察之後得出了結論:潮玩加盟沒辦法解決分貨問題,但潮玩愛好者只會看貨,而非品牌。一旦違背這個原則,加盟穀子店就成爲了一場豪賭,加盟者賭的是商圈的客流量和消費者的購買意願,而品牌則成能坐享其成,穩賺不賠。

更具不確定性的是消費者的態度。

小雨告訴Tech星球,隨着穀子店越來越多,“吃谷”的氛圍反而從熱烈逐漸趨於平淡,“愛好被變成他人賺錢的生意,我總有一種被割韭菜的感覺”,小雨表示,其周圍的很多朋友已經開始退圈了。

泡沫破了,投50萬開店庫存壓了70萬

過去一年,穀子店的火熱充滿了泡沫,但隨着泡沫逐漸破了,從消費者到店主,一場逃離拉開了帷幕。

“開店前,你要問問自己,自己開的店有什麼核心優勢,是你拿的貨比別人便宜?還是你的SKU比人家多?還是房租便宜,客羣多?”王明正在出清庫存,並打算將店鋪轉讓。

王明在前年一共投資了50萬元開了這家穀子店,“先不說賺沒賺到錢,我現在手裡的庫存都得有70萬。”

王明告訴Tech星球,穀子這類貨品佔地面積小,對倉儲的要求低。但這也意味着,僅僅是擺滿一個貨架就需要大量的產品。“幾萬塊錢的穀子加起來,其實連一個衣櫃都堆不滿。”

而且,在二次元市場,IP層出不窮,爲了保持消費者的新鮮感,進貨是常態行爲,“一批貨沒賣完就不火了,我們同時還得進下一批。”如此一來,庫存積壓越來越嚴重。

穀子開店熱加劇了行業競爭,生存更加艱難。在前期谷店不多的時候,王明拿出50萬元的投資,在扣除租金人力成本以外還能夠拿到不少好貨,但現在穀子店競爭太過激烈,沒有穩定的渠道和選品能力,大部分線下谷店都陷入了同質化的局面。

“有些熱門穀子,找好幾個代購也只能湊出來幾盒,而爲了進一些熱門的產品,很多代理還會要求捆綁一些不好賣的穀子”,王明表示。

而一位日谷渠道商也告訴Tech星球,現在如果要的貨少,就得找人拼單,或者搭配其他穀子。

更讓王明頭疼的是,穀子店讓品牌和渠道逐漸成爲了賣方市場,要想拿貨就要先排期,還要直接打款。“短則等一週,長的等上幾個月也不奇怪,很多時候都是拿到貨了,但熱度也過去了。”

穀子開店潮背後,閉店也開始蔓延。一位武漢谷店的老闆在今年4月份選擇了關店,資金週轉不開,是其選擇離開這個行業的關鍵因素。

另一位在山東開店的老闆也告訴Tech星球,已經在考慮關店,“週末的流水不到1000元,週一到週五沒人,而且還有十幾萬的貨品尾款等着付。”

而且,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熱衷於線上買穀子。小雨告訴Tech星球,相比線下谷店充斥的普谷冷谷,線上通過閒魚、抖音直播等方式更容易買到自己喜歡的穀子,而且因爲不用疊加線下房租人力的成本,線上的價格也會更低。

王明如此形容過去兩年的創業經歷,“感覺自己賺了錢,但實際算下來會發現每賺到的一筆錢都要投入到下一批穀子上,而這一批穀子又未必賣的掉。”

(備註:文中皆爲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