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中多極體系與美國單極之爭

(新華社)

2月4日,俄羅斯總統普丁應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之邀出席北京冬季奧運開幕式,在烏東緊張局勢升級、全球新冠疫情方興未艾和美國製裁中俄的背景下,習普會晤至少反映其戰略穩定的幾點訴求:一,堅持國際體系的民主化進程是以聯合國安理會爲中心;二,歐亞經濟聯盟與一帶一路持續經濟整合與強化互賴關係,發揮大歐亞橋樑的地理樞紐作用;三,主張多極體系,反對美國與北約的單極權力擴張與單邊軍事行動;四,主張不可分割的安全原則,需考慮彼此利益與對等尊重;五,維護人的生存尊嚴,爲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支持條件。顯然,在地緣政治的動盪環境中,新的勢力範圍須將考量各國曆史傳統、語言文化、文明軸心與領導意志。

普丁的戰略思維是堅持聯合國安理會與多邊協商機制,在平等對待的基礎上,建立國際行爲的法律準則;反對透過支持恐怖主義和歷史矛盾在他國領土上進行武裝分裂活動(顏色革命)。普丁特別強調平等對待、考慮彼此利益及摒除過去意識形態的殘餘,作爲國家間合作的基礎,挑戰了美國總統拜登的民主與專制之間的分裂世界之籲。

法國總統馬克宏於2月8日訪問莫斯科,強調歐安組織原則與諾曼底機制,展現法國在歐洲安全的自主角色。顯然馬克宏的穿梭外交併不得英美喜歡,但如同普丁呼籲:不管喜不喜歡,不要口頭說說,簽約後都需執行《明斯克協議》,除此別無出路。

反觀冷戰後的單極體系是由美國進行權力分配,美國在涉及他國領土爭議問題上採取極端的對抗與衝突手段。普丁反問:難道北約準備與俄羅斯開戰嗎?美國透過經濟制裁與軍事介入的方式維持自己戰略競爭的優勢,反而破壞均勢穩定,這樣勢必犧牲較爲弱小國家的安全利益,陷入權力轉移的歇斯底里泥潭。

倘若北約組織的擴張是權利和選擇的自由,那麼,它不能以傷害俄羅斯的利益作爲犧牲。北約貿然在迫近俄國邊界部署武器和軍事介入,是在引起俄國做出相應迴應,以此作爲羅織侵略的證明。

因此,莫斯科提出書面安全保證的要求基本有三:一,北約不得東擴到前蘇聯的領土範圍;二,回到1997年俄羅斯—北約理事會框架:互不針對,平等對話與合作;三,在俄羅斯邊境不得部署進攻性武器,放棄在俄國與他國邊界部署核武及建造核武設施的作法。今年1月中旬經過了三場俄美、俄羅斯—北約、俄羅斯—歐安組織的談判,1月26日美國與北約的首次書面回覆,顯示雙方對於歐洲安全的平等與不可分割原則仍有嚴重分歧。

去年8月拜登下令從阿富汗撤軍,這使得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希望以武力解決頓巴斯,而迫使北約介入的想法加深。英美一方面向烏克蘭輸入武器與部隊,等於火上澆油;另一方面撤僑,打擊盟友士氣。

當前的緊張升級在於澤倫斯基恐無法控制在違反《明斯克協議》跨越雙方停戰接觸線範圍之後的10萬軍隊,而在俄羅斯境內的10萬軍隊,只有普丁具有可以下令發動戰爭的決策權。美國內部對於是否該捲入俄歐歷史領土爭奪的看法,將決定是走拜登的再次領導方向或川普「美國優先論」路線。

俄羅斯國家安全戰略的要務是要對抗西方的分裂手段。拜登畫下的分裂世界這道紅線,替代戰爭的強力措施包括輿論戰、金融戰、科技戰與能源戰。普丁要杜絕北約納入烏克蘭,以武力奪回克里米亞的念頭,避免俄羅斯與北約的正面軍事對決。美國單邊退出《中短程核武條約》之後,加速了歐洲安全裂解,地緣政治的利益邊界反而更仰賴強權領導人的意志而非規範,這催生制定新的法律安全約束的談判變得迫切和現實。

(作者爲元智大學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