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陸電動車 美將祭100%關稅

拜登政府最快下週宣佈對華加徵關稅,涉及電動汽車、電池和太陽能等關鍵領域。圖爲今年北京國際車展參展的蔚來ET5電動車。(中新社)

據觀察者網報導,美聯社和《華爾街日報》等美媒10日消息稱,拜登政府最快下週宣佈對華加徵關稅,涉及電動汽車、電池和太陽能等關鍵領域,其中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的關稅將提升4倍、從25%至100%。路透隨後獨家報導稱,拜登政府的加稅領域還包括醫療器械。

2名知情人士告訴路透,拜登政府下週公佈新的關稅政策時,預計將對注射器和個人防護裝備等陸制醫療器械徵收新關稅,但關稅的規模和範圍尚不清楚。消息人士稱,這一舉措是拜登政府保護美國免受醫療器械供應短缺的更廣泛戰略一部分。

路透報導,新冠疫情暴露出美國缺乏從防護服、口罩到呼吸機等關鍵醫療設備的生產,當時美國轉向中國尋求幫助,以填補這一短缺。據美國官方數據,美國從中國進口的注射器在2021年達到3.48億美元的峰值,2023年已下降到1.67億美元左右。

美媒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拜登政府準備最早於下週公佈一項針對中國關鍵戰略行業的關稅措施,將對包括電動汽車、電池和太陽能設備等行業徵收新的、有針對性的關稅,美政府預計於15日公告。

今年2月,拜登發表聲明,宣佈將採取「前所未有的行動」阻止包括電動汽車在內的中國網聯汽車和卡車進入美國市場。有汽車行業官員隨後透露,拜登政府正考慮提高對中國電動汽車的關稅。4月,拜登政府又宣佈將對中國鋼鋁徵收3倍關稅。同時,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財政部長葉倫不斷提及中國「產能過剩」話題。

針對拜登政府將對華加徵關稅的相關報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10日迴應指出,美國上屆政府對華加徵301關稅,嚴重干擾了中美正常的經貿往來,已被世貿組織裁定違反世貿規則。美方不但不糾正錯誤做法,反而繼續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濫用所謂的301關稅複審程序,要進一步增加關稅,這是錯上加錯。中方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捍衛自身權益。

美聯社和路透分析指出,拜登在大選前採取與其前任川普相同的對華加稅的做法,明顯違背了美國曾長期推行的自由貿易共識,是想告訴選民,「他們都對中國採取強硬態度」。然而在世界兩大經濟體緊張局勢加劇之際,這些措施可能會招致中國的報復,引發更廣泛的貿易衝突。

中國外長王毅11日總結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訪歐行,他特別提到,針對「中國產能過剩論」,習近平在歐洲強調,中國新能源企業在開放競爭中,練就了真本事,代表的是先進產能,不僅豐富了全球供給,緩解了全球通膨壓力,也爲應對氣候變化和綠色轉型,做出巨大貢獻。

此外,中美「21世紀20年代強化氣候行動工作組」會議8日至9日在美國華盛頓特區召開。會議由新上任的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劉振民和美國總統國際氣候政策高級顧問約翰·波德斯塔共同主持,雙方承諾就減少甲烷排放採取聯合行動。美方代表也關切中國製太陽能板、電池產能過剩問題,表明中國廉價的太陽能電池板及燃煤充斥全球市場,削弱了其他國家生產潔淨能源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