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5套結局曝光 BBC曝普丁恐被趕下臺

BBC分析,俄烏戰爭結束的其中一個結局是普丁被趕下臺。(圖/美聯社、克里姆林宮提供)

俄羅斯攻打烏克蘭進入第9天,在烏克蘭全民頑抗下,俄軍至今進展緩慢,英國廣播公司(BBC)分析俄烏戰爭結束的5大結局,其中一項竟是俄羅斯強人總統普丁被趕下臺。

■結局1:短期戰爭

BBC分析的第一個劇本是短期戰爭,在這種情況下俄軍升級軍事行動,在烏克蘭全境進行無差別砲擊,至今角色不大的俄羅斯空軍發動毀滅性空襲行動,烏克蘭全國發生大規模駭客網攻事件,瞄準主要國家基礎設施,能源供應及通訊被中斷,數千平民喪生。

即便頑強抵抗,基輔仍在幾天內淪陷,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被暗殺或逃難到烏克蘭西部或國外,在海外組成流亡政府,俄羅斯在烏克蘭扶植親俄傀儡政權。普丁宣佈戰爭勝利,撤離俄軍,不過仍保留部分部隊以維持控制,烏克蘭難民持續逃難。

■結局2:長期戰爭

比起短期戰爭,BBC認爲更有可能的情況是俄烏戰爭發展爲持久戰,俄軍因士氣低落、後勤補給不足、以及領導無能導致陷入困境。因應烏軍在街頭應戰,俄軍可能要花更長時間才能拿下基輔等大城。

俄軍也可能在攻破部份城市後,難以維持在當地的控制權,其中一項原因是沒有足夠的兵力駐紮這麼大的國家,烏克蘭軍隊轉變成非常有效率、士氣高昂、受到民衆支持的反叛勢力,西方國家持續提供武器及彈藥。幾年後,俄羅斯領導層換人,俄軍最終離開烏克蘭。

■結局3:演變成歐洲大戰

BBC指出,普丁可能派出更多部隊佔領如摩爾多瓦(Moldova)、喬治亞等非北約成員的前蘇聯國家,普丁也可能宣佈提供烏克蘭武器等於侵略行爲,警告報復,他可能威脅派兵前往立陶宛等加入北約的波羅的海國家,以在波羅的海東岸領土加里寧格勒(Kaliningrad)建立陸路走廊。

BBC警告,這種情況將會非常危險,而且可能擴大與北約開戰,不過如果這是保住大位的唯一方式,普丁可能甘冒風險,如果面臨將輸給烏克蘭,他可能傾向升級戰爭,BBC指出,這個邏輯也適用使用核武。

■結局4:外交途徑解決紛爭

俄羅斯與烏克蘭展開談判,BBC分析,雖然雙方可能不會取得多少進展,不過從同意談判來看,普丁看來至少接受談判停火的可能性。這種情境的最重要關鍵是西方能否提供「下臺階」(off-ramp),普丁必須知道在什麼情況下西方會解除制裁,如此一來,雙方至少能達成一項「保住顏面」的協議。

BBC預測這種結局的發生情境,包括戰事對俄羅斯愈來愈不利,制裁讓莫斯科愈來愈不安,隨着戰死俄軍愈來愈多,國內反對聲浪也愈來愈大,普丁開始思考自己是否不自量力,判斷繼續戰爭可能會危及自己的地位,此時北京也介入了,施壓俄妥協,否則就拒買俄羅斯能源,普丁也開始尋求解套方式。另一方面,基輔也看到戰事對國家的破壞,判斷比起讓百姓繼續傷亡,不如在政治上妥協。

最後俄烏進行談判並達成協議,烏克蘭接受俄羅斯在克里米亞及部分頓巴斯地區的主權,普丁接受烏克蘭獨立、以及與歐洲深化關係的權利。

BBC分析,俄羅斯與烏克蘭結束戰爭的其中一個結局是普丁下臺。圖爲聖彼得堡民衆上街反戰。(圖/美聯社)

■結局5:普丁下臺

BBC指出,雖然普丁下臺看似難以想像,但是世界在最近幾天發生變化,人們開始想這類事情。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戰爭研究榮譽教授佛裡德曼(Lawrence Freedman)本週才寫道:「現在莫斯科也可能和基輔一樣,發生政權更迭。」

BBC分析,俄烏戰爭變成一場災難,數千俄軍戰死,經濟制裁造成負面影響,普丁失去民意支持,甚至可能面臨革命威脅。普丁要求安全部隊鎮壓反對聲浪,不過連軍方、政治及企業菁英都反對他,此時西方又表明,只要普丁下臺、並且換成較溫和的領袖,部分制裁就能解除,並且恢復正常的外交關係。接下來克里姆林宮爆發血腥政變,普丁走人。

BBC指出,上述情境可能同時出現,不論這場衝突最終結局如何,世界已經改變了,不會再回到原來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