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漸進斷供 歐盟設法留口氣

俄羅斯總統普丁週三則表示,莫斯科週四將重啓「北溪1號」,但也不忘警告,若制裁措施妨礙該天然氣管線做進一步維護,供氣量隨即會受限。

俄羅斯輸往歐洲的主要天然氣管線「北溪1號」,預定21日結束例行維修。即便如此全歐仍忐忑不安,因爲早在「北溪1號」關閉維修前,這條管線的供氣量就已減到正常水準的40%。

歐洲政府擔心,「北溪1號」即便週四結束維修工作,克里姆林宮也不會恢復供氣。俄國天然氣長時間停供,將迫使歐洲各國實施能源配給,不但產業會受害,還打擊到歐洲原本就脆弱不堪的經濟成長。

歐盟執委會預定20日公開一項計劃,敦促成員國政府未雨綢繆,因應今年冬季俄羅斯天然氣短供的窘境。

該計劃料提出限用能源的指導方針,包括建立拍賣機制,對減少天然氣消耗的企業予以補償。另外就是設立可供依循的標準,方便政府判定哪些產業在天然氣短缺時有優先使用權。

指導方針還建議,公共建築應將空調溫度限制在華氏77度(攝氏25度),在天冷月份恆溫器溫度設在華氏66度(約攝氏19度)左右。

歐盟的計劃草案亦包含一項提議,即遇到緊急狀況時,歐盟執委會可強制成員國少用天然氣。業界領袖表示,還不清楚該提議是否會納入計劃的最終版本。至於強制減少天然氣用量的提議,須獲歐盟成員國批准。

歐洲的能源密集產業,包括鋼鐵、鋁業、玻璃、化學等,近幾周來對歐盟執委會發動遊說攻勢,要求一旦天然氣嚴重短缺時能優先取得。

按照歐洲現行法規,能源供給不足時,一般家庭和醫院應被排除在配給措施之外,工業用戶恐被迫限用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