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祭伊朗無人機猛攻烏克蘭 美意外幫大忙

伊朗今年8月在莫斯科展示的「候鳥」(Mohajer)-6無人機模型。(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俄烏戰爭持續了超過8個月,交戰雙方不斷以無人機發動攻擊,目前有文件顯示,俄羅斯用來攻擊烏克蘭的伊朗制「候鳥」(Mohajer)-6等無人機上,有些電子驅動元件其實是由美國和其他盟國所生產。

據《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和《動力》(The Drive)網16日報導,知情人士透露,加上文件顯示,從擊落的伊朗制無人機上所收集的新情報看來,機上絕大多數的零組件都是由歐美和其他盟國生產,引發西方官員和分析家的關注,也促使美國政府展開調查。

文件顯示,烏克蘭情報估計,從在境內被擊落的伊朗制無人機看來,其中有3/4元件都是美製。據烏克蘭調查人員說,有些情報幹員趁1架「候鳥」-6在空中飛行時,將它駭下,整架無人機毫髮無損。

而這些元件都經過烏克蘭軍方情報人員辨識,也經由烏克蘭非營利機構獨立反腐敗委員會(Independent Anti-Corruption Commission,NAKO)證實。

至於其他由烏克蘭部隊擊落的伊朗制無人機,則持續接受檢視。而正在進行的調查顯示,全球供應鏈有嚴重的罩門,讓如伊朗等敵國能從西方的技術進步中獲益。而美國全面對伊朗實施制裁,部分目的就在於切斷國際金流與貿易,讓它無法取得軍事發展所需的資金,以研製無人機等軍備。

然而,從今年8月初起,伊朗開始供應俄軍戰鬥無人機。就在傳聞說,伊朗開始交機後幾星期,這些無人機就大批在烏克蘭出現。大約9月時,伊朗「見證者」(Shahed)-136自殺無人機便開始在烏克蘭境內打擊目標。

顯然,在國際對伊朗嚴厲的制裁下,這種種跡象顯示,不是制裁沒有適當執行,就是德黑蘭魔高一丈,有辦法加以迴避,而這並未太令人訝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