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當和平使者?普丁與納坦雅胡通話促停火

(德國之聲中文網)克里姆林宮週一(10月16日)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丁與以色列總理納坦亞胡(Benjamin Netanyahu)通電話時表明,希望協助阻止加薩地區爆發人道主義災難。

俄方稱,普丁強調他徹底拒絕並且譴責任何導致平民傷亡的行動。他重申,俄國的原則是「透過政治、外交手段,終結巴勒斯坦與以色列的衝突,實現和平協議」。

普丁也向納坦雅胡表達哀悼。自巴勒斯坦伊斯蘭極端主義軍事團體「哈馬斯」10月7日對以色列發動攻擊至今,已有超過1400名以色列人喪生;以色列則持續轟炸加薩走廊,巴勒斯坦當局表示至少有2750人死亡,多數爲平民。

不過,根據以色列方面的新聞稿,納坦雅胡向普丁表示,在哈馬斯被摧毀之前,以色列不會停止對加薩的攻勢。

上週,普丁曾表示以色列有權自我防衛,但以色列在加薩的地面攻勢將導致「完全無法接受」的平民傷亡。

與此同時,俄羅斯也正在聯合國安理會推動一項決議草案,呼籲促成「平衡、非政治化的停火」。不過,這項提案16日闖關失敗,贊成票包含中國、阿聯酋等5國,美國、英國、日本與法國反對,巴西、瑞士等6國則棄權。

在與納坦雅胡通話前,普丁亦與巴勒斯坦、埃及、伊朗、敘利亞等中東領袖通過電話,並向以色列傳達了這些通話內容。

延伸閱讀:以哈衝突,誰來調停?

根據克宮稍早的新聞稿,上述領袖對於這場衝突演變爲區域戰爭表現出強烈憂慮,並「一致認爲有必要立即停火,並達到人道主義的休戰,以便提供緊急援助給需要的人」。各方同意當前局勢升級源於「中東和平進程長期停滯」;普丁則表示,應「重啓政治進程,在國際法基礎上,就巴勒斯坦議題達到持久、公平的解決方式,以創建一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與以色列和平、安全地共存」。

路透社指出,這場危機某種程度上轉移了全球對俄烏戰爭的關注,提供俄國一個機會,來展示其與中東區域要角具有緊密聯繫,並將自身形塑爲代表和平、冷靜的聲音。以哈衝突爆發後,莫斯科多次指責美國過去的政策失誤替這場衝突創造了條件。

此外,俄方的主張與中國的立場亦有類似之處。中國政府的中東問題特使翟雋11日曾表示,平息衝突的出路在於回到「兩國方案」、恢復雙方和談,並建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中國將繼續推動停火、協助緩和人道危機,推動巴勒斯坦問題的「全面、公正、持久」的解決。翟雋本週將訪問中東,「敦促有關方面停火止暴,推動局勢降溫」。

德國媒體《世界報》先前的評論文章曾主張,中國在中東扮演「調解人」的「僞中立」背後,真實企圖在於保護自身的經濟利益。

白宮16日表示,納坦雅胡已邀請美國總統拜登來訪。17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證實,拜登將於週三(18日)造訪以色列。布林肯說,拜登將表明以色列有權自衛,並重申與以色列站在一起。

法新社指出,拜登與納坦雅胡曾關係不睦,但今年9月在紐約部分修補了雙方關係。自哈馬斯襲擊以色列以來,拜登亦多次重申對以色列的強烈支持,但也強調有必要保護加薩的平民。美國也前後部署了2艘航空母艦至中東地區。

延伸閱讀:以方軍事行動:美國不干預、中國稱超越自衛範圍

(綜合報導)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爲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 本文章由德國之聲授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