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TW/臺灣獨立 首先要從美國獨立

文/劉燕婷

綜觀近期的兩岸互動,疫苗紛爭等劇碼依舊上演,但此刻的對峙旋律上,似乎多了幾聲「和緩」清音。

2月9日,年前最後一個上班日,蔡英文召開國安高層會議,針對兩岸、臺美疫情發表談話,並在論及臺海穩定時表示,「在歡慶華人世界共同的傳統佳節時,我們也要在此,祝福對岸人民新春安康,也希望能共同促成兩岸的和平穩定」,顯然欲藉兩岸共有的年節傳統,釋放善意的溝通訊號。

如此姿態,持續到了年後開工。2月19日,總統府召開記者會,宣佈前陸委會主委邱太三接任陸委會主委、陸委會主委陳明通轉任國安局,國安局長邱國正接任國防部長,現任國防部長嚴德發則轉任國安會諮詢委員。這場倏忽而至的人事大風吹,被外界解讀爲蔡英文遞向北京的橄欖枝,用以和緩兩岸對峙,畢竟邱太三在兩岸議題上偏屬「鴿派」,就連陳明通在接任陸委會之初,亦曾有過「非鷹派」的溫和樣貌

然而細究上述「校正」,從公開拜年,到啓用溫和派官員分掌陸委會與國安局,所謂和緩,其實暗藏口不應心、另有謀算的玄機。

遙望美國而後動

由蔡政府立場觀之,國安會議發言也好,國安人事更迭也罷,不過盡是戰略迷障。項莊舞劍、意在沛公,臺灣看似在兩岸和穩的宴席上翩翩起舞,其實真正在意的觀衆唯有一位,那便是遙坐席外的美國。

首先,在國安會議談話中,臺海穩定雖位居第二要點,卻依舊讓位身處第一要點的「臺美關係穩健發展」。細究當天談話,蔡英文列舉了駐美代表蕭美琴獲邀參加拜登(Joe Biden)的就職典禮、美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與美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的「挺臺」發言等事例,強調臺美關係不受美國政權更迭影響,並表示對於印太地區的安全議題,將與美國維持最好溝通狀態,更提及「美軍機艦多次以執行自由航行任務,展現美國對印太地區安全現狀遭到挑戰時的明確態度」。在此脈絡下,臺海議題縱有「拜年」加持,卻顯然是臺美關係裡的配角。

而在國安團隊人事變動上,臺灣更明顯「遙望美國而後動」。在川普(Donald Trump)執政末期,臺灣無底線地充當反中前鋒,于軍購、疫情、人權政治場域裡,積極配合美國演出,縱使遊走於覆滅邊緣,亦要演出飛蛾撲火的壯烈,只要今天不要明天;如今之所以走馬換將、急速轉彎,也非戰略自主猛然覺醒之故,而是因應美國改朝換代,拜登首重防疫、紓困、修復對中對歐關係等考量,積極配合美國步調,這才退回鬥而不破的傳統路線。

換言之,眼下臺灣的和緩姿態,溝通對象並非海峽彼岸,而是遠在太平洋另一端的美國,故其舉手投足間,盡顯自我矛盾的曖昧:躬身拜年拉近距離,卻滿嘴譴責對方爲印太安全的「破壞者」,好替美國的「守護者形象張燈結綵;換上帶有鴿派色彩的官員,然其能動性恰似無條件屈從美國的臺灣,倘若「大局」需要,信鴿也得披上獵鷹的皮囊,硬着頭皮裝腔作勢。

生存資源已成「傲慢主人」

在印太戰略上,臺灣對美亦步亦趨,成日擔憂自己無法配合美國的區域安全戰略,而不反思被綁上美國戰車的風險;在人事議題上,過往的陳明通受民意與美國戰略束縛,「知中」一面毫無施展空間,而今「鴿派」邱太三所面臨的局面,除了美國立場有所模糊外,臺灣民意趨勢大抵不變,政府則依舊「從美」。這般「虛晃一招」,究竟能有多少說服力、又能對兩岸修好起到何種效果,可想而知。

儘管如此,前述考量已被臺灣官方決策思維排除已久。綜觀歷史,小國之所以能在強權主宰的國際政治中生存,併爲己身爭取生存空間,憑藉的向來是靈活的陽奉陰違抵抗顛覆,好讓強權爲己所用;無主體地過度選邊,往往預示着提早傾覆。然當今政府眼見臺灣位處美中對峙前線,不僅無視中國崛起的現實,更不惜讓兩岸關係由目的降爲手段,淪爲「臺美友好」的祭品。

而之所以會有上述發展,歸根結柢,乃是臺灣深陷美國的一手營造的PUA(Pick-up Artist)氛圍,且依賴成癮又難自拔之故。對臺灣而言,親美情結源於國共內戰與冷戰的共同發酵,當中更夾雜了些許「殖民先進性」的優越感,如此美國得以長年干涉臺灣內政,只是歷任總統的抵抗程度各有差異。

但伴隨兩岸實力逆轉,臺灣的經濟發展難再讓執政者得分,外交場域更是陷入名實之爭的虛無戰。種種因素交錯下,臺灣政治人物決定「轉換思維」,將親美當作最大籌碼,「美國寵物」由此成爲爭取執政的條件之一。在此脈絡下,放棄能動性,博求美國青睞,好以小恩小惠狐假虎威,便成了臺灣政壇的集體潛意識,很多人謀求臺獨,卻從未想過臺獨應首先從擺脫美國控制、實現精神獨立做起。

而對美國來說,其自然樂見臺灣的心態轉換,方能予取予求、毫無節制。兩蔣時期,臺灣縱使身處冷戰前線,仍能保有一定自主性,包括不顧美國反對、陳兵金門,抑或在反攻大陸無望後開放探親,彼時美國至多是臺灣的生存資源,而非傲慢之主。然而,當臺灣改換心態,臺美成爲主奴關係,美國的PUA便能進一步發揮作用,臺灣由此淪爲霸權的戰略玩物。

自甘被PUA的「戰略自主」

首先,美國調動了控制關係中的「馬太效應機制:爲關係投入越多者,越不易被珍惜,越自利者反能營造更多吸引力,如此手法僅能對心理上處於弱勢者發揮效力,但偏偏當今臺灣便是這般心態。故美國能屢屢要求臺灣,爲「深化」臺美關係,做出相對高成本的犧牲。

例如川普執政末期,中美對峙劇烈,衝突氛圍瀰漫臺海上空,美國卻偏在此時放出「要將臺灣建設爲刺蝟島」的相關風聲,顯然是將軍火商與選票利益置於臺海安寧之上,且不惜讓臺灣做中美交惡的敢死先鋒。而彼時臺灣政治人物雖未明顯響應,卻也藉由親民進黨政府媒體屢以「社論」形式,順勢鼓動要做刺蝟島的言論風潮,且臺灣亦在川普下臺前的2020年,通過了6項數額不小的對美軍購案,明顯是對美做足了裡子面子。

其二,美國用上了「間歇強化」的心理機制,即以隨機獎勵與懲罰的形式,讓被控對象徘徊於「毫無挑戰」與「全無餘地」的心理峰谷間,使其在失望之餘欲罷不能。最明顯案例,便是萊豬進口,以及那諸多口惠實不至的經濟對話、官員來臺與疫苗需求。

在萊豬風暴中,只見政客誇誇其談,能用萊豬換取國際空間,結果前者究竟拓寬多少,尚未可知,倒是馬上迎來美國課徵的輪胎重稅;經濟對話亦未有實體進展,但對臺灣政客而言,光是「對話」本身,便足以當作政績大內宣一番,自被視作獎勵。

如此付出與投入不成比例、且獎懲機制全然不明的恐怖關係,卻能宰制臺灣朝野,進而深入社會骨血,這背後固有美國的宰制技巧,但臺灣政界的自踐尊嚴亦爲箇中關鍵。

綜觀蔡政府此次和緩舉措,其看似以臺灣爲主體,實則盡顯「唯美是從」的執政心態,只不過角色形象由川普時代的獵犬,換成了拜登執政初期的家貓;而總統本人貌似積極調解僵局,欲做吹起春風的海峽棋手,實在粉墨登場的步伐中,自曝臺灣甘受美國驅使的蒼白現實——但凡華府佈局需要,立場與人事皆可爲其暫時改易。

到頭來,眼下的和緩並不意謂兩岸關係即將回暖,反是臺灣依賴美國成癮的悲劇映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