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篇“某某當選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消息被刪,科協呼籲各方不爲投機者站臺

5月10日早間,澎湃新聞查詢時注意到,多篇“xxx當選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外籍院士”的消息陸續從相關微信公衆號、官網刪除撤下,部分“歐洲自然科學院某院士工作站正式成立”的消息也已下線。

近期,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的含金量引發輿論質疑。在國內部分公佈的資料中,歐洲自然科學院被介紹爲:總部位於德國漢諾威,由歐洲多國科學家組織成立。科學院設有路德維希·諾貝爾獲獎者通道,多名院士獲得諾貝爾獎,另有30多位院士是愛因斯坦獎、哥白尼獎等歐洲知名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目前在德國、俄羅斯、以色列、日本等世界33個國家設有辦事處和分支機構。科學院採取嚴格的院士遞補制度,當選院士需要經過院士推薦、形式審查、答辯審覈、投票選舉、主席團審議、公證員公證等嚴格的學術評審和法律流程,主要考察候選人的學術成就、創造性貢獻和影響力。

更有資料宣稱,歐洲自然科學院是“國際上跨地域和學術領域認可度最高、影響最大的科學組織之一”,獲得者“主要爲自然科學領域取得優異成績的學者,代表了歐洲國家最高學術水平”。

不過,號稱有着“嚴格評審程序”的歐洲自然科學院,這兩年院士隊伍迅速壯大。公開資料顯示,2022年5月到2024年4月間,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數量就從425人擴張到1700人,足足增長了300%。

隨之而來的是,社會輿論對“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含金量的質疑,更有人指出“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頭銜花40萬元可買”。

多名高校青年學者早前告訴澎湃新聞,曾收到推薦申報歐洲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的郵件,而郵件中還提到,“費用方面可在收到院士證書、主席賀信、官網公示後付款”。有學者表示,由於覺得這種“院士”含金量不高,且還要收費,所以其本人並沒有理會這封郵件,也沒有詢問具體收費,“據也收到郵件的同行說,要40萬,也有人說是35萬”。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陳志文稍早前向澎湃新聞表示,“在西方國家,你可以隨便註冊一個組織,原則上叫什麼都可以,比如還有叫聯合國科學院的,但和聯合國沒關係。更不要說全球、歐洲、亞太等等名義的組織機構,尤其是非營利性機構,分分秒秒就註冊下來,沒有批准之說。嚴格講,包括美國科學院、圖靈獎、諾貝爾獎等,其設置機構也是民間的,不是官方主辦或審定的。這和西方的社會制度與社會治理邏輯是直接相關的。尤其是在美國,社會信用的基礎是個人,不是政府部門。”

所以,“歐洲自然科學院”這類的組織機構確實真實存在,只是不是我們理解的官方主辦或批准的,從法律方面很難說這些院士是假的,但其學術地位和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完全不是一回事,此院士非彼院士。

“恰恰是一部分中國人或華裔,巧妙地利用了中外文化、制度和信息差,把院士做成了一門生意,於是類似的科學院與院士就如雨後春筍般氾濫。”陳志文直言不諱地指出,很多類似的國外的科學院、工程院院士申報評選活動中都有中國人或者華人的身影,“屬於中國人專騙中國人”,而且這類機構多數都選擇和權威機構接近的名字,很容易混淆。

值得一提的是,5月8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官方微信公衆號“中國科協之聲”發佈署名爲“鍾科平”的評論文章《井噴式的“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折射出什麼?》指出,各部門機構不應爲“投機者”捧場站臺。

文章指出,有關部門和機構要注重激濁揚清,着力爲科技工作者營造良好的科研條件和公平的創新環境。一方面,着力清理各類“野雞大學”“山寨頭銜”“違規評比”“收費表彰”,避免給任何取巧、鑽營的投機者站臺,更不可向其傾斜資源;另一方面,充分尊重併合理評價科技工作者的勞動成果,確保其能夠獲得穩定支持,開展良性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