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互聯網金融中概股企業披露三季報:資產質量改善+資本成本趨降“已成共識” 業務出海進展不一

截至11月27日,已有嘉銀科技、奇富科技、樂信、宜人金科、信也科技、小贏科技等6家互聯網金融中概股企業披露今年第三季度財報。

記者注意到,資產質量改善、資金成本趨降,成爲多家互聯網金融中概股企業財報裡出現頻率較高的詞彙。

樂信在第三季度營收金額達到36.6億元,利潤(Non-GAAP EBIT)爲4.09億元,環比增長33.2%。樂信將此歸功於新增資產質量逐季改善、資產結構更加優質健康,各項風險指標全面向好與資金成本下降等。

小贏科技總裁李侃表示:“第三季度,隨着資產質量的改善,我們進一步加大借款人獲取力度,並取得非常積極的成果。我們對資產質量的改進感到滿意,並將繼續通過先進技術優化風險管理體系。”

奇富科技首席執行官兼董事吳海生表示,第三季度得益於風險改善與資金成本下降,企業相關收入持續改善。

一位助貸平臺風控部門人士向記者透露,第三季度互聯網金融中概股企業的信貸資產質量之所以趨於改善,主要受宏觀經濟基本面企穩向好,企業持續落實審慎經營,加強風險管控底層能力建設、聚焦優質客羣、推進精細化運營等因素影響。目前,不少互聯網金融平臺認爲隨着經濟基本面持續好轉,互聯網零售信貸風險將迎來拐點,資產盈利性開始逐步修復。

但是,面對資產質量改善,這些互聯網金融中概股企業並未“掉以輕心”。

樂信CEO肖文傑表示,企業將繼續秉持審慎經營原則,繼續加強風險管理,注重有質量的增長,加強消費場景投入,打造差異化的競爭優勢。明年企業對資產質量持續改善、盈利加速修復充滿信心。

吳海生認爲,近期出臺的經濟刺激對整體消費需求和消費行爲的實際影響,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才能顯現。放眼未來,雖然企業資產質量有所改善,用戶活動也初步回升,但企業將繼續審慎管理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得益於資產質量改善與經營績效趨好,部分互聯網金融中概股企業紛紛加大股票回購或分紅力度,吸引資本市場的關注。

記者獲悉,第三季度奇富科技繼續執行總額3.5億美元的股份回購計劃,並取得顯著進展。新批准的2025年4.5億美元股份回購計劃也將有序落實。

樂信則決定加大利潤分紅力度。經董事會批准,從2025年開始,樂信分紅比例將從目前淨利潤的20%提升到25%。

多家平臺資金成本創新低

記者瞭解到,每逢互聯網金融中概股企業發佈財報,資本市場通常會關注他們的輕資產模式業務規模佔比是否持續提升。

以往,互聯網金融平臺主要採取兩種模式與金融機構開展資金合作,擴大助貸業務規模與相關營收。一種是重資產模式,即互聯網金融平臺通過關聯擔保機構向金融機構提供一定金額的“壞賬兜底覈銷”,令後者與互聯網金融平臺加大助貸業務資金合作規模,另一種是輕資產模式,即互聯網金融平臺主要負責獲客導流與輔助風控等工作(不承擔信貸風險),具體的信貸風控審覈權交給銀行等資金方處理,雙方並約定按助貸業務具體利潤金額進行“分成”,這在業界也被稱爲“分潤模式”。

隨着近年金融監管部門多次強調銀行等金融機構需持續落實信貸業務自主風控,輕資產模式的普及度日益廣泛,成爲互聯網金融機構日益重要的創收來源與業績增長點。

記者注意到,在三季度財報裡,多家互聯網金融中概股企業對此顯得相當“低調”——都沒有披露最新的輕資產模式業務規模佔比,僅有奇富科技表示在持續經營業務裡,不承擔信貸風險的放款量佔到總放款規模的約55%。

上述助貸平臺風控部門人士向記者指出,儘管多家互聯網金融中概股企業均未在三季度披露輕資產模式業務規模佔比,但近期從同行溝通了解到,今年以來互聯網金融中概股企業的輕資產模式業務規模佔比基本呈現穩步增長態勢。究其原因,一是重資產模式的一定比例信貸壞賬兜底約定,無形間削弱了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自主風控能力,不符合相關金融監管規定;二是受此前經濟波動較大影響,互聯網金融中概股企業通過加大輕資產業務規模,可以降低自身經營風險與資金佔用壓力。

在他看來,通常互聯網金融中概股企業會在半年報或年報中披露最新的輕資產模式業務規模佔比提升幅度。

這位助貸平臺風控部門人士還指出,相比輕資產模式業務規模佔比,當前資本市場更關注資金成本趨降,能否給互聯網金融中概股企業在輕資產模式分潤過程獲得更高的利潤分配金額。

記者從樂信瞭解到,第三季度,這家企業新增資產裡的優質資產佔比超過75%,早期風險指標FPD7環比下降約13%;入催率較二季度環比下降約9%。得益於資產質量改善吸引更多金融機構合作,其資金成本再創歷史新低,較二季度環比下降98個基點。

吳海生指出,在總體資金環境趨於寬鬆的環境下,奇富科技持續深化與金融機構的合作,令整體資金成本進一步下降,再創歷史新低。與此同時,依託更高效多元的獲客渠道,企業的單位獲客成本進一步降低。

上述助貸機構風控部門人士認爲,隨着資金成本與獲客成本雙雙降低,多家互聯網金融中概股企業紛紛看漲業績發展前景,這也是他們增加股票回購與提高利潤分紅的一個重要底氣。

“集體”業務出海尋求新業務增長點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互聯網金融中概股企業在三季度財報紛紛披露業務出海的最新進展。

信也科技表示,第三季度國際業務增長強勁,營收佔比近20%,新增交易用戶連續兩季度超過國內市場。在國際化業務多元化經營和機構合作方面,信也科技獲得由印尼金融服務監管局(OJK)監管的“多元金融牌照”。

樂信表示,企業正依託十餘年的金融科技能力加速海外業務佈局,第三季度,除了墨西哥市場,樂信還加大對東南亞市場的投入和運營。整個第三季度,印尼市場快速增長,交易用戶環比增長31%,交易額環比增長18%。

嘉銀科技也表示,與第二季度相比,其在印尼的本地業務合作伙伴在第三季度的貸款發放量與新註冊用戶數量進一步增加。

前述助貸機構風控部門人士指出,當前業務出海正成爲衆多互聯網金融中概股企業尋求新業務增長點的共同選擇,尤其是人口衆多的新興市場國家和地區成爲他們業務出海的兵家必爭之地。比如在印度尼西亞,儘管頭部企業佔據較大市場份額,但當地互聯網零售信貸與普惠金融需求依然強勁,互聯網金融中概股企業通過客羣細分,有機會找到新的藍海市場。

他坦言,業務出海能否成功,主要取決於互聯網金融中概股企業能否嚴格遵守當地金融監管規定(比如對當地金融應用程序上線的監管趨嚴做好充足功課等),以及全面熟悉當地文化習俗與信貸消費特點。目前,部分境內互聯網金融平臺爲了避開海外市場的直接競爭,選擇前往一些陌生的新興國家地區佈局,但由於缺乏對當地金融監管政策與民衆消費信貸特點的精準瞭解,他們走了不少彎路,還“踩了不少坑”。

這位助貸機構風控部門人士表示,儘管業務出海難度不小,但互聯網金融中概股企業仍會全力以赴。因爲業務國際化有助於降低他們的單一市場經營風險,提升業務發展的整體穩健性,從而贏得資本市場的更多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