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項目宣佈進入最小可行化產品階段

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項目宣佈進入最小可行化產品階段。

6月6日,中國人民銀行官方微信號發文稱,6月5日,由國際清算銀行(香港)創新中心、泰國銀行(泰國央行)、阿聯酋中央銀行、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和香港金融管理局聯合建設的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mBridge,以下簡稱“貨幣橋”)項目宣佈進入最小可行化產品(MVP)階段。上述司法管轄區內的貨幣橋參與機構可結合實際按照相應程序有序開展真實交易。

中國人民銀行表示,貨幣橋項目致力於打造以央行數字貨幣爲核心的高效率、低成本、高可擴展性且符合監管要求的跨境支付解決方案,通過覆蓋不同司法轄區和貨幣,探索分佈式賬本技術和央行數字貨幣在跨境支付中的應用,實現更快速、成本更低和更安全的跨境支付和結算。

2022年,貨幣橋項目成功完成了基於四種央行數字貨幣的首次真實交易試點,開始探索進入MVP階段。爲實現這一目標,參與方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包括各參與方區塊鏈節點本地部署,商業銀行開展真實交易試點,貨幣橋項目指導委員會對MVP階段的平臺治理架構、法律框架、業務規則進行規定等。下一步,貨幣橋項目也將歡迎更多貨幣當局、商業銀行及企業實體的參與。

2023年6月,中國人民銀行官方微信公衆號發文稱,國際清算銀行、香港金融管理局、泰國中央銀行、阿聯酋中央銀行和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等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項目發起方在京召開系列會議,討論最小化可行性產品(MVP)研發及階段落地有關工作。

江蘇蘇寧銀行金融科技高級研究員孫揚曾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可以將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理解爲是用最快、最簡明的方式建立一個可用的產品原型,這個原型要表達出你的產品最終想要的效果,然後通過迭代來完善細節。也就是說,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項目將會尋找各方都能接受的一個最小集的產品,是從試點到實際應用的重大轉變,以期實現推動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的快速落地,實現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從0到1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