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日旅遊逆差1400億 政府雙標

圖爲國人喜愛赴日旅遊景點之一的京都清水寺,旅客擠滿周邊的阪道。(黃世麒攝)

交通部限制旅行社不得組團赴陸旅遊,不只引用的法條被各界質疑,部長王國材還說我方單向開放,兩岸旅遊將有800億元的觀光逆差,對國內的住宿、餐飲業者不公平。但部長不知道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去年我與日本有330萬人次的旅遊逆差,產值超過1400億元,卻從沒有人敢提限縮赴日。

交通部觀光署昨公佈最新統計數據,2023年臺灣旅客赴日422萬5804人次,日本旅客來臺則爲92萬8235人次,相差約330萬人次。另根據日本政府調查,臺灣人去年在日本的消費支出奪冠,貢獻約1693.5億元,最愛買零食、醫藥用品與服飾。

以觀光署疫情前的資料寬估,日人來臺平均單日消費229.42元美金、平均停留4.24天,等於平均每人消費爲972.7美金,乘以92.8萬人次,產值約爲9億美金,換算約新臺幣283億元。與日本官方的資料一對比,旅遊逆差達1410億元,但有人曾聽過政府要限縮赴日旅遊嗎?

再比較其他市場,去年臺灣旅客去韓國95.4萬人次,韓國旅客來臺74.4萬人次;臺灣旅客去77.7泰國萬人次,泰國來臺39.4萬人次;臺灣旅客去85.3越南萬人次,越南來臺38.2萬人次。

講白了,國人最愛的前幾名旅遊目的地,全部是逆差,政府大可繼續強調「兩岸開放不對等」的論調,但要拿800億元逆差出來戰,還是先了解一下各市場的差異,否則只會自打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