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月之暗面楊植麟:對Scaling Law樂觀,預訓練還有提升空間

在月之暗面北京總部會議室,今年剛剛31歲的楊植麟正在擺弄他的筆記本。在下個會議開始之前,這位繁忙的創始人要抽出一個小時,爲公司完成一些輸出,並回應一些疑問。

他全程神色輕鬆,能在時不時的玩笑中笑出來。這一個小時沒有迴應任何行業和產品以外的問題,但好像又充分展現了態度。

在公司捲入風波一週後,這是一場突然且罕見的產品發佈會,傳遞的信號言簡意賅:公司的重心仍然在模型研發和產品推進上。

11月16日,在Kimi Chat全量開放一週年之際,Kimi發佈新一代數學推理模型k0-math,數學能力對標OpenAI o1系列。

在中考、高考、考研以及包含入門競賽題的MATH等4個數學基準測試中,k0-math初代模型成績超過o1-mini和o1-preview模型。在兩個難度更大的數學題庫OMNI-MATH和AIME基準測試中,k0-math初代模型的表現分別達到了o1-mini最高成績的90%和83%。

此外,Kimi探索版在搜索體驗上也加入了強化學習,在意圖增強、信源分析和鏈式思考三大推理能力上有所提升。

月之暗面方面表示,k0-math模型和Kimi探索版,未來幾周將會分批上線Kimi網頁版和Kimi智能助手APP。

楊植麟作爲此次產品發佈的主講人,同時探討了行業近段時間一系列關鍵議題。

楊植麟將AI技術過去幾年的發展歸功於“Scaling”,但認爲這不是簡單將模型做大就可以,核心是找到有效的方法去“Scale Up”,比如說更好的數據或算法。

同時,他提及背後的範式已經發生一些轉變,例如要從“Next-Token Prediction(預測下一個token)”轉向更關注基於強化學習的“Scale Up”。

這是讓大模型打破靜態數據集帶來的侷限性,進而具備思考能力去探索更艱難任務的重要環節。

對楊植麟而言,數學場景被認爲是AI鍛鍊思考能力最適合的場景。他引用了伽利略的一段話,“這個宇宙如果你把它看成一本很大的書,宇宙它其實是用數學來寫的,數學是表達這個宇宙的語言”。並且,在數學場景中,AI不用跟外界交互就可以自成一體。

除了明確表示向強化學習進擊之外,楊植麟對預訓練模型作出了自己的評價和判斷。他對Scaling Law仍然樂觀,認爲預訓練模型還有半代到一代的提升空間,這個空間大概率會由頭部大模型在明年釋放出來。

楊植麟還透露Kimi Chat的月活用戶規模達到3600萬,他難得地強調,提升留存就是Kimi當前最核心的目標。

“基本上它跟你的技術成熟度或者技術水平也是一個正相關的過程,所以對我們當前來說是最重要的。”他說。

以下爲楊植麟受訪實錄,略作編輯:

記者:你們預訓練的情況現在是什麼樣的?

楊植麟:我覺得預訓練還有空間,半代到一代的模型。這個空間會在明年釋放出來,領先的模型會把預訓練做到一個比較極致的階段。

但是我們判斷接下來的重點會在強化學習上,範式上會產生一些變化。它還是Scaling,只是通過不同的方式去Scale。

Scaling law會不會有一個天花板或者上限?我相對來說比較樂觀一點。核心在於原來用靜態數據集是比較簡單粗暴的使用方式,現在用強化學習的方式,很多情況下是有人在參與這個過程。但是人沒有辦法標註那麼多數據,不可能把每道題具體的思路都標出來,所以你其實是用AI本身加上人的槓桿。比如說你標100條數據,就能產生非常大的作用,因爲剩下的它都是在自己思考。

它從做法上來說確定性是比較高的,因爲很多時候(模型)是一個調出來的過程。我現在覺得大概率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做出來,它上限是很高的。

記者:關於多模態模型的問題,Sora馬上要發了,大概是聖誕節之前,一直不做多模態的原因是什麼?

楊植麟:我們也做,幾個多模態的能力在內測。

我是這樣看的,AI接下來最重要的是思考和交互這兩個能力。思考的重要性遠大於交互,不是說交互不重要,交互是一個必要條件,但思考會決定上限。

你就看這個任務的標註難度有多大,你到底需要一個博士去標,還是每個人都可以標,哪個任務更難找到這樣的人,那個東西就是AI的上限。

記者:你是什麼時候決定聚焦Kimi?

楊植麟:大概今年二、三月份吧,或者三、四月份,大概那個區間。一個是基於美國市場的判斷,二是基於我們自己的觀察,主要是這兩點。還有就是確實得做減法,不是瘋狂的做加法。

記者:對於Kimi來說,它目前的最核心的任務是什麼?

楊植麟:最核心的任務就是提升留存,或者把留存作爲一個重要的衡量指標。基本上它跟你的技術成熟度或者技術水平也是一個正相關的過程,所以對我們當前來說是最重要的。

假設我們衡量距離AGI目標的距離,現在還是初級階段,當然每年都有一些比較大的進步,如果今年用去年的產品,你會發現可能根本沒法忍受。

記者:Kimi過去一年確實深受很多用戶的喜歡,但是它最受爭議的一個問題就是燒錢投放,能不能今天有一個正式的迴應,就是爲什麼Kimi在那麼早的時間選擇投放用戶?你今天也說到了關於留存其實並沒有那麼的滿意,那接下來投放的動作會是持續性的嗎?

楊植麟:整體留存我們相比於其它的產品還是有優勢的,如果放眼去看這個產品的終極生態,今天肯定有非常大的空間,這個是我想表達的,我們會持續在這個方面做得更好,肯定還有很大的空間

記者:因爲預訓練的Scale現在都覺得遇到瓶頸了,美國遇到瓶頸以後你覺得對中美大模型的格局的影響是什麼?差距是變大還是變小?特別是對於中國公司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能不能對未來做一些預測?

楊植麟:對我們來說它有可能是一個好事。假設你一直pre-train,你的預算今年1B、明年10B或者100B,它不一定可持續。當然你做post-train也要Scaling,只是說Scaling的起點很低。你可能Scale很長一段時間,在一段時間內你的算力就不會是瓶頸,這個時候你的創新能力是更重要的,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對我們反而是一個優勢。

記者:在範式轉化之後,從訓練的Scaling到推理的Scaling,可以完整回顧一下,看到這個趨勢的時候做了哪些關鍵的判斷?之後的技術和產品上已經有了哪些調整?

楊植麟:o1的變化其實是可以預測的,我們很早就在說接下來推理佔的比例會遠遠超過訓練。因爲你如果去分析的話,它是必然產生的,你沒有那麼多數據訓練,你肯定是要生成數據,生成數據肯定是強化學習,本質是一樣的。

只不過在早期預訓練的很多紅利沒有被完全發揮出來,所以可能很關注怎麼通過Next—Token prediction能壓縮出來更多的智能。但是我們很早去鋪墊,比如說在強化學習上我們能做什麼,不管是在人才上還是在技術的儲備上。

記者:o1發了以後大家也會覺得深層推理,還有包括你今天說的數學模型,它離普通用戶比較遠,你怎麼看這個功能和用戶的關係?

楊植麟:其實也不遠。數學我覺得是兩個方面的價值,第一個方面它今天在教育產品上其實有非常大的價值。在我們整體的流量裡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第二個,我覺得它是技術上的迭代和驗證。我們可以把這個技術去放在更多的場景裡,比如我們剛剛說的探索版。

記者:怎麼看待AI創業公司被收購,人才迴流大的現象?

楊植麟:這個問題我們沒有遇到,但可能有一些別的公司遇到。行業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它從一開始有很多公司在做,變成了現在少一點的公司在做,接下來大家做的東西會逐漸不一樣,我覺得這是必然的規律。

我們主動選擇做了業務的減法,這個還是很重要的,你應該聚焦一些重要的事情,然後做好。在這幾個大模型創業公司裡,我們始終保持人數最少,始終保持卡和人的比例是最高的,這個非常關鍵。

如果你想把團隊保持在一定的規模,最好的方式是業務上做一些減法。我們一開始確實也嘗試過幾個產品一塊做,這在一定的時期內有可能是有效的,到後來發現還是要聚焦,把一個產品做好、做到極致是最重要的。

砍業務本質上也是在控制人數,不希望人數長得特別猛。如果現在三個業務一起做,我就活生生把自己變成大廠,就沒有任何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