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着一碗飯,能從街頭聊到街尾

原標題:雲南鶴慶全方位推進互嵌式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發展(引題)

端着一碗飯,能從街頭聊到街尾(主題)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趙黎浩 通訊員 李鏡瀧 張炳全

從低矮的木板房搬進青瓦白牆的小洋房,家庭收入從單一的傳統種養殖業到熱帶水果種植、大蒜種植,建築裝修、運輸等多元化發展......這是雲南省鶴慶縣黃坪鎮新坪村彝族村民楊務遷的生活變遷。

楊務遷的家鄉,從偏僻山區馬耳山搬遷至金沙江畔宜居宜業,從只有一個民族的小村莊變成漢、白、彝、傈僳、土家、佤族6個民族和諧共居的大家庭。這也是鶴慶縣全方位推進互嵌式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發展,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一個生動縮影。

社區裡的溫暖互助

“在鶴慶做生意,生活都很開心,鄰居常常會帶一些好吃的來和我們一起分享,有親朋好友要買廚具,他們也會熱心地帶到店裡來,生意忙的時候,隔壁的大姐還幫忙照看孩子,我常常端着一碗飯,從街頭聊到街尾,就像一家人一樣親近……”和丈夫從2000多公里外的江西撫州來到鶴慶做廚具生意的丁娜,說起自己在該縣雲鶴鎮東昇社區的生活。

東昇社區5000多名居民中,共有漢、白、彝、壯、苗、傈僳、回、納西、景頗、藏族等10多個民族,不同民族的居民在這裡共居共樂,共建共享,共同創造了東昇社區溫暖包容的社區氛圍。

在離丁娜店鋪一個街口距離的東昇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裡,幸福食堂、書吧、棋牌室、會客室、康復訓練室、宿舍等一應俱全。社區負責人表示,針對社區老齡化問題突出的特點,通過日間照料中心的建設和運營,爲全鎮各族老年羣衆提供更好的日間照料服務。

針對社區困難羣衆的增收問題,社區每年組織開展1期至2期有關烘焙、家政、陪護、理髮等專業技能培訓,提升困難羣衆增收技能,拓寬社區困難羣衆的收入來源。逢年過節,東昇社區還與相鄰的村(社區)聯合組織開展羣衆文藝匯演,不僅豐富了社區各族羣衆文化生活,而且還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

產業裡的凝聚力

在金沙江畔的鶴慶縣黃坪鎮,能看見江邊及兩岸山坡上的沃柑樹,去年秋天,又是一個沃柑收穫季。

採果的業務給傈僳族婦女谷中妹和採果隊的各族兄弟姐妹們帶來了好收入,採果隊伍及業務也日益壯大。谷中妹說:“採果隊勞務用工最多時有近160人,每天每人的工資在250元左右。採果隊成員來自鶴慶、雲龍、麗江、洱源、祥雲等不同地區,有白族、傈僳族、漢族、彝族、土家族等不同民族,採果業務也從鶴慶本地擴展到大理賓川、麗江永勝等地。”

該鎮新坪村居住有漢、白、彝、壯、苗、傈僳、土家、怒、傣9個民族,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社區。柑橘產業是當地各族羣衆增收的重要產業之一,全村種植有3000多畝柑橘,每畝收入在3萬元左右,該村羣衆人均年收入在13000多元,柑橘產業的發展也帶動了像採果隊這樣的勞務輸出產業。

鶴慶縣城中心雲鶴鎮倉河社區武廟商業街負責人蔣國新一早就在商業街區忙開了,他走訪商戶,解決其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需求。武廟商業街是鶴慶縣城最熱鬧的街區之一,也聚集了不同民族羣衆在此做生意。蔣國新表示,雖然鶴慶與老家浙江金華相隔千里,但在鶴慶從不覺得身在異鄉。“民風淳樸,氣候適合宜居養老,每天我都會到武廟街區走訪商戶大家都熟絡得和兄弟姐妹一樣,在一個街區裡互幫互助。”

促進各族羣衆全面交融

“剛到鶴慶的第一年,我們全家就愛上了這個火熱幸福的節日。家家門口豎起火把,掛上綠色的藤蔓,彩色的小旗子,還有各式各樣的水果,點燃火紅的火把,大家一起分享美食,載歌載舞,祈福來年紅紅火火。”丁娜說,去年的火把節,她也和大家一樣,豎一把小火把,感受火把節熱烈幸福的節日氣氛。

在鶴慶縣龍開鎮龍旦村迎新自然村,結束一天的勞作,苗族祭祀文化傳承人、57歲的楊貴福在院子中吹起了蘆笙。“從12歲學習吹蘆笙,30多歲才學成出師。苗族蘆笙要手口配合,要熱愛有耐心才學得好。”楊貴福說,自己希望把技藝能代代傳承下去。每到重要的節慶日子和村中喜事,他吹起蘆笙,村莊裡的苗、彝、白、傈僳、漢、納西6個民族的鄰居歡聚在一起打跳對歌。

近年來,鶴慶縣不斷探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新途徑,通過舉辦梨花節、耍海節、火把節、“銀都鶴慶”文化藝術周等系列節慶活動,豐富各族羣衆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時,也成爲促進各族羣衆廣泛交往,全面交融,深度交流的有效載體。

鶴慶縣投入資金1100多萬元,編撰出版了《鶴慶曆史文化叢書》,着力提升各民族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注重文物保護,大力挖掘優秀傳統文化、重視非遺的傳承和保護,活化利用傳統村落,全縣現有文物保護單位45處,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26項,累計有15個村入選爲國家傳統村落名錄。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