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熱得像烤盤!李四川將改造首都市民廣場 成會呼吸公園

市民廣場硬鋪面不便民,卻是網美打卡景點。記者楊正海/攝影

臺北市政府前的市民廣場,面積4.26公頃,是臺北市少見的大型廣場,也是每年跨年晚會的主場地,但這塊重要門面,地面多是硬鋪面,夏天蓄熱像大烤盤,北市府常喊替都市降溫,從自己的門前做起,臺北市副市長李四川提出一個廣場大改造計劃,要營造微氣候,把這塊近30年曆史的地標重新打造成一處可以「深呼吸的公園。」

市民廣場與臺北市政大樓相隔市府路,廣場又被新仁愛路分割,馬路平時供車輛通行使用,週末連續假日要辦活動再封路,爲保有「廣場」的特性,地面大多采用硬鋪面,汽機車行經就會跳動,輪椅族或民衆推娃娃車,更是通行不便,但一旁就是臺北101,是北市知名的網美打卡熱點。

市民廣場有多熱?有遊客站在市府前的市民廣場取景拍照,背後是臺北101大樓,上方沒有樹木遮蔭,綠地又少,腳下是地磚硬鋪面,站在太陽下,馬上就感到地面的熱氣上衝,沒幾分鐘就汗如雨下。她說,實在太熱,拍完照就要快閃,再多待一下可能會中暑。

李四川指出,市民廣場位於市政大樓前方,民國84年開闢至今已近30年,隨着經貿發展,周邊信義商圈、松山文創園區、臺北大巨蛋、世貿中心及鐵道博物館等大型活動場所逐漸完備,對比目前廣場現有的景觀設計及相關設施,已漸顯老舊。

他說,早年廣場規畫的設施、包括水景池、舞臺及廊道等設施切割廣場,空間變得零碎,也造成舉辦大型活動障礙及人行穿越困難等問題,早期的設計,已無法負荷現在多元且彈性的活動使用需求,這次改造市民廣場,將串聯周邊大型活動空間,將人潮導入,創造附近人流、商機,將成爲臺北城市新地標。

李四川說,未來在改造時,會對基地內既有設施及植栽清整,也會拆除部分地面層構造物、填平下凹地型,有一些過於密植的喬木,經過梳整後,可創造通風環境,助於帶走都市蓄積的熱量,營造周邊微氣候,也就是氣溫會較周邊來得低。

市民廣場改造時程,從民國114年世壯運及周邊交通優化措施完成後開始,預計115年度完成爲目標,經費預估約4億5千萬元,完成後臺北市將有全新的大型戶外活動場域,成爲未來活動舉辦的首選場地。

對於重新改造的降溫效益,李四川說,因氣候變遷,加上臺北盆地地形,與密集高樓建築所致的熱島效應現象,北市府2021年訂定「2050 年淨零排放」目標,已經提出多元綠資源碳匯綠森活政策,並以降溫及固碳爲目標,提升綠化質量,這次市民廣場改造顯得重要。

北市公園處表示,市民廣場每年約舉辦22場大型活動,平均每月2場,除了路跑,最大的活動就是每年的跨年晚會,目前既有廣場基地,被新仁愛路從中切割,活動舉辦及民衆使用較不便,這次規畫也會大膽設計,研議將新仁愛路「縫合」迴歸廣場使用,活動場域將更大。

對於未來的規畫,北廣場以城市展演爲設計主題,打造舞臺及小型表演空間,並點綴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元素,象徵本土文化記憶傳承;南廣場以市民花園爲設計主題,將基地內既有喬木重新配置,搭配各式草花灌木,以及設置互動噴泉廣場,營造多元使用空間。廣場內停車場出入口,預計以led屏幕或玻璃帷幕美化,型塑城市夜間展盒,創造夜間亮點。

至於民衆關心的市民廣場每年跨年活動,公園處表示,原本跨年時管制區面積約爲1.7公頃,可容納人數約爲3.5至5.3萬人之間,經由這次改造,活動使用面積爲提升爲2.3公頃,增加約0.6公頃面積,可容納的使用人數提升至4.6至7萬人,增加約1.1萬至1.7萬人,空間變大,可以讓人羣能更快速聚集及疏散。

不過,針對是否封閉市府路納入廣場設計方案,仍需要由工務局及交通局邀集都發局、消防局等單位,共同商討論,纔會定案。至於原本切割市民廣告的新仁愛路,是否「縫合」?據指出,府級的裁示是廣場是綠地 ,車子不會從中間走過。也就是人本觀念,整個廣場是給人走。

北市都發局副總工程司林芝羽指出,密集綠化,北市府要帶頭做,其中和市民廣場和另一處艋舺公園的改造,就有宣示意義,不能 市府一直要求民間做降溫,自己的門前卻不做,改造市民廣場,也代表市府做得到,開發商也可以。

臺北市民廣場將進行改造。圖/北市府提供

臺北市市民廣場是臺北市的重要門面,地面大多是硬鋪面,植栽分佈不均,夏天蓄積熱量,像座都市中的大烤盤。記者楊正海/攝影

臺北市市民廣場有近30年曆史,規畫設計顯得老舊。記者楊正海/攝影

臺北市政府前市民廣場是網美打卡熱點,但地上大多是硬鋪面,夏天容易蓄熱。記者楊正海/攝影

臺北市市民廣場,地面大多是硬鋪面,植栽分佈不均,夏天蓄積熱量,像座都市中的大烤盤。記者楊正海/攝影

臺北市政府的重要門面,地面大多是硬鋪面,植栽分佈不均,夏天蓄積熱量,像座都市中的大烤盤。記者楊正海/攝影

臺北市政府前的市民廣場,面積4.26公頃,是臺北市少見的大型廣場,也是每年跨年晚會的主場地。記者楊正海/攝影

臺北市市民廣場,地面大多是硬鋪面,植栽分佈不均,夏天蓄積熱量,像座都市中的大烤盤。記者楊正海/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