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書店突圍 天津市飄書香

天澤書店內景。(李鴿攝)

跨界書店外觀。(李鴿攝)

2015年底的時候,天津市新聞出版局在其官網上公佈了獲得財政扶持的民營書店名單,44家書店分別獲5萬元(人民幣,下同)至18萬元不等的財政補貼資金,同時,首批6家書店獲得了80萬元至110萬元不等的中央財政補貼。未來3年,天津市每年還將投入2500萬元用於支援實體書店。

政府的支援,其背景是實體書店在互聯網的衝擊下遭遇到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尤以民營書店爲甚。政府補貼,雖然爲民營書店增強了突破困境的信心和動力,但這些店主們必須尋求新的突圍之道,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筆者走進當地幾家民營書店,讓你看看天津城那些飄蕩著書香的地方……

書店要看氣質

書店講氣質,這氣質就是書的品質。

天澤書店,被線民評爲天津最值得去的9家獨立書店之首。2015年12月16日上午,筆者來到這家書店。這裡的書籍種類之多就像個小型圖書館,中華、商務、三聯等中國知名出版機構的書被單獨陳列,此外,外國文學、哲學歷史、中國古典、好書推薦、工具辭書等也都分門別類,成爲一樓的主要風景。二樓則是會員專區,設有休閒場所,供讀者安靜地讀書。據說,就在這裡,曾舉辦過資中筠先生與讀者的見面會。店裡還備有老花眼鏡和放大鏡,方便中老年讀者閱讀。

「我們堅持做細節的服務,周到的服務,不刻意,不張揚。這種服務,是互聯網上買不到的。」當日值班店長尹健說。

談及政府財政補貼一事,天澤書店店主卞紅認爲,政府的補貼是公允的,與讀者心目中天澤書店相稱。按照卞紅的計劃,補貼資金中很大一部分將用於買書。卞紅說,書店的立足點還是書籍,吸引讀者的核心也是書籍,因此我們還會在購書上加大投入,購買更多、更好的書籍。同時,舉辦讀者沙龍、作家見面會等互動活動方面也需要不小的投入。

「好書永遠不缺讀者。」這是卞紅和她的天澤書店的哲學──堅持賣高品質的書,吸引到有品味的讀者。到目前爲止,天澤書店已積累了1萬多名會員,經常買書的有數千名,絕大部分屬於高學歷人羣。卞紅說:「當店員成爲一個系統學習了相關知識的深度閱讀者後,纔可能更好地引導讀者、幫助讀者,進而實現可持續發展。」

升級改造擴大經營

最近,記者在天津南開區育樑道眺園裡社區找到了一家名叫「薔之屏」的民營書店,這家在業內大名鼎鼎的民營書店,居然「蜷縮」在社區一處低矮的平房裡,不臨街,很難找。店主李薔,正在和裝修團隊商議附近一個新店面的書架定做、裝修設計等問題。

位於長實道的新店面,圓了李薔的一個夢想。這位從1987年就開始講書、賣書的女士,曾經在天津鬧市報刊亭賣書,後來受到一些商販的擠壓,加上生存困難,無奈只得轉到偏僻卻相對安靜的社區,一間平房,卻從此飄蕩出迷人的書香,幾年下來,「薔之屏」竟在當地闖下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如今我們在長實道租賃了新店面,年租金22萬元左右,裝修20萬元,預計春節前就會開業。」說起國家財政補貼的87萬元,她說,租賃、裝修長實道的新店面就已經花去了一半,20萬元做流動資金,再定做新書架,購買電腦以及辦公桌椅等必要設備,她自己還得再貼進去一部分資金。「現在只能走一步算一步,我打算還保留那間平房,作爲退守之地。」

「薔之屏」經歷過最困難的時期,當時,李薔曾想過賣包子、賣饅頭,用賺來的錢補貼賣書的虧損。2004年,李薔投入10萬元資金進入書店業,「當時看不到黎明,靠着我的意志在堅守」。這位從甘肅走出來的知識女性,因爲從小愛讀書,最後把讀書、講書、賣書當成了畢生事業。

謀劃在外地開書店

南開大學西南村有一家「荒島書店」,這也是一家民營書店,其獨特的人文氣息,加上地處天津市最知名的大學校園內,被線民評爲天津最值得去的九家獨立書店之一。在很多南開大學讀者的心目中,這是他們的一處心靈家園,即使畢業、工作,當初的許多讀者仍留戀着「荒島」。

當筆者找到店主木南的時候,他正在做着「聖誕禮盒」,這是荒島給讀者的情意。荒島書店發佈了12本值得品讀的書籍目錄,讀者挑選一本後,荒島再配上一本自己推薦的書籍,一份書信和一張聖誕賀卡。如此精美而又富有新意的聖誕禮品,讓人覺得情意款款。

「這也是我們身處逆境,突圍互聯網的重要方式」木南介紹,「互聯網上你不可能收到這樣的書,它用精美的盒子包裝着,除了你知道自己已挑選的那本書外,你還會收到另一本不知道的書,還有荒島的寄語和書信,這是一份不期而遇的驚喜。」

談及財政扶持資金一事,木南介紹,荒島書店按照目錄可以獲得15萬元的補貼,當前初步計劃主要有三個方向,一部分用於書店的修繕整理,另一部分用作購買書籍的費用,還有一部分用作讀書會等活動,還有微信公衆號的維護費用。

荒島書店從開張到現在,堅持了6年,現有會員2000多個,經常購書的約爲1500人左右。「這些會員完全可以支撐我們生存」。木南說。

荒島書店正在謀劃到廣州開設一家新店,未來,荒島一定會變成讀者心目中的桃花島。在安靜之中,有人來嗅那書的芳香。(李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