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東風日產“代工”嵐圖與華爲合作新車 “關停並轉”成合資品牌在華髮展主線

財聯社6月17日訊(記者 劉陽)電動化帶來的轉型陣痛期,讓一衆傳統合資品牌倍感壓力。6月17日,財聯社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嵐圖旗下命名爲“知音”的全新純電家用SUV,將在東風日產雲峰工廠生產,該工廠爲東風日產純電動車型Ariya生產基地。

“目前新車已進入生產驗證階段(PT),計劃於今年四季度推出。”前述知情人士透露,鑑於嵐圖現有工廠產線要滿足目前在售車型的生產,需要開闢更多的生產線,以支持嵐圖汽車進一步擴充產品矩陣。“嵐圖汽車將充分整合及運用東風體系內現有工廠產能,能夠高效完成嵐圖新車上市前的生產準備工作。”

在東風集團內部橫向打通,已提高運營效率,在嵐圖已有先兆。今年3月,嵐圖與東風日產武漢工廠開展黨建共建交流。雙方將通過黨建共建新模式,加速各項指標和重點課題按期達成,攜手打造東風新能源製造領域新優勢的目標。彼時,嵐圖汽車COO、工會主席蔣燾表示,希望雙方團隊發揮各自優勢,將東風日產的體系力與嵐圖的產品快速迭代能力相結合,打造爆款和標杆。

值得留意的是,2024北京車展期間,嵐圖汽車CEO盧放曾透露,今年將發佈一款與華爲攜手打造的全新純電SUV,該車在設計之初便面向全球同步開發,是嵐圖首款全球車型,將搭載行業領先的三電技術、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系統,並計劃全球同步上市。此外,搭載華爲智駕及智能座艙的MPV車型(全新)嵐圖夢想家計劃於2025年上半年上市。

“目前,我們與華爲的合作(進展)很順暢,每個月雙方都開項目會,溝通、促進項目進度。”盧放告訴記者,嵐圖正在與華爲共同探索一種新的合作模式,這種模式可能是HI模式的一種提升或變體。華爲目前承擔了大量項目,而嵐圖在自研方面提供了必要的支持,這是雙方共同成長的過程。“今年或者明年,我們會陸續在公司的車型上提升智駕能力。與華爲合作的車型計劃在今年年內或明年推出。”

前述知情人士認爲,嵐圖新車接入東風日產武漢工廠,既是高效智慧產能的再利用,也是嵐圖在年初與華爲智能車BU達成合作之後,衝刺年銷10萬輛的又一新動力。

資料顯示,東風日產武漢工廠(“雲峰項目”)是目前東風集團旗下落地的最新生產工廠,也是截至2023年底東風集團旗下智能化最高的四大整車生產工廠之一。工廠於2023年8月正式通過竣工驗收,年產能30萬輛。而2023年,東風日產所有新能源車型的產量爲41883輛。這意味着,東風日產武漢工廠的產能利用率不足15%。

實際上,伴隨着燃油車市場份額的急劇萎縮,“關停並轉”在合資品牌領域不斷上演。2021年,北京現代出售北京順義第一工廠,最終由理想汽車接盤;去年,北京現代重慶工廠同被掛牌出售。靠賣廠減壓的還有法系品牌在華的合資“獨苗”——神龍汽車。2022年初,神龍汽車將二工廠售予東風本田,產能由超百萬輛縮減至66萬輛。此外,在將廣汽菲克廣州工廠收入囊中後,廣汽埃安再度出手接盤已停產的廣汽三菱長沙工廠。

“弱勢合資車企退出,盤活過剩產能是重點工作。”在業內人士看來,在油電之爭中處於下風的燃油車,產能過剩已是事實,即使是頭部企業也無法避免。“在這一背景下,傳統車企們一邊將現有產能努力轉型新能源,一邊着手淘汰多餘的燃油車產能。”

中金證券研報認爲,目前產能交易可能接近於一個“買方市場”,有意願出售廠房的賣方較多,但是具備接收條件(比如政策要求、生產資質、資金實力等)的買方較少,合資車企應審時度勢,把握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