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步休市+股利發放延後 新臺幣週五恐帶量補貶

新臺幣2日重貶1.07角、收在31.625元兌1美元,匯價已連四個交易日收黑,並創近九個月以來新低。新臺幣近四個交易日累計已貶值3.87角,且收盤連續貶破31.3元、31.4元、31.5元、31.6元,幾乎以一天貶值1角速度奔向32元,3日主要亞幣持續偏貶,臺北匯市獨步休市,4日新臺幣開盤預料持續補貶下殺。

「近期非美幣別全數走弱,可能原因有兩個」,匯銀主管分析,一是美國信用評等遭惠譽降評,衝擊美股更拖累全球股市都下跌;二是美國就業數據亮眼,整體經濟動能強勁。在兩大因素下,美元指數反彈下,各大幣別相對走貶,加上美國被降評後,市場預估不會太快降息,美債殖利率應也會反映上揚。

進一步觀察主要亞幣,3日普遍持續走貶。匯銀主管說,今年以來亞幣一直貶值,尤其人民幣、日圓兩大貨幣最弱,人民幣回到7.2、日圓也回測143價位,主要反映人行及日本央行持續性的寬鬆政策,「只要跟降息扯上關係,今年基本上都是貶值」。

匯銀主管強調,人民幣要反轉走強,一定要等到大陸經濟重新復甦,等整體經濟持穩,人行不再降準纔有可能扭轉頹勢;日圓關鍵仍是日本通膨率,假如明年通膨維持在2%以上高檔,貨幣政策纔可能轉向緊縮,日圓纔有翻揚空間。另,目前全球利率維持高點,企業成本很高,若未來整體經濟走向衰退,日圓也可能有升值可能。

新臺幣方面,匯銀主管則認爲,目前亞幣不得不走貶,「有點類似競貶了」,亞洲國家主要是出口導向,整體亞幣貶值,新臺幣自然也跟進;再加上臺海地緣風險拉高,相較其他市場,外資對臺灣看法偏向保守,也導致新臺幣貶值相較主要亞幣更重。

此外,近期也有外資透過SWAP(換匯)交易取得新臺幣買臺股的趨勢,匯銀主管說,若外資匯入用SWAP方式,外資匯入在即期市場將無法發生作用,而近期股利匯出則是透過即期結構,一來一往下,買進美金規模遠遠大於賣出美金,也使新臺幣強不起來,「今年狀況不一樣,但新臺幣、人民幣、日圓可說是三個難兄難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