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六糖廠閒置20多年啓動活化 變身 「竹產業創新基地」

雲林縣長張麗善(左六)今(9日)在糖廠人員、及縣府相關局處長陪同下勘查舊斗六糖廠的竹工坊。(周麗蘭攝)

林務局與一建築師事務所合作在舊斗六糖廠開設竹工坊,目前仍在執行中。(周麗蘭攝)

斗六糖廠內目前有一個林務局竹工坊的計劃正在執行中。(周麗蘭攝)

以古坑鄉草嶺村石壁的孟宗竹林作出的成品。(周麗蘭攝)

廣達13公頃的舊斗六糖廠自1994年停產閒置迄今,臺糖公司正執行5棟建築物修復,盼重新活化;古坑鄉草嶺村的石壁森林療愈基地每年需疏伐15萬枝竹子,雲林縣府決定結合兩地開創雲林的竹創產業,斗六糖廠未來將變身爲「竹產業創新基地」。

舊斗六糖廠該廠於1994年停產、1998年拆除生產設備、2010年廠區部分廠房及建築登錄爲文化景觀區,是許多老斗六人的回憶,閒置20多年來,它的光輝歷史已漸被淡忘。

文觀處長陳璧君指出,臺糖公司正從事政區內5棟建築物修復工程,預計2023年9月完工,臺糖期盼縣府協助後續活化,比照北港糖廠模式開發,加速斗六糖廠文化景觀再造。

縣府城鄉發展處長林長造表示,先前林務局與一建築師事務所合作在舊斗六糖廠開設竹工坊,目前仍在執行中,而縣府正在打造的516公頃「石壁森林療愈基地」每年必須定期疏伐孟宗竹,斗六糖廠剛好是最合適的竹產業基地,可結合竹林生產、疏伐、竹材利用、景觀設計、工藝發展。

雲林縣長張麗善今(9日)在糖廠人員、及縣府相關局處長陪同下勘查舊斗六糖廠的竹工坊。

張麗善表示,縣府爭取到竹創生計劃和臺糖公司合作,她責成文觀處、水利處、城鄉發展處、農業處、建設處跨局處合作,斗六糖廠也可複製縣府活化北港糖廠用地的經驗。

張麗善說,斗六糖廠土地活化結合草嶺村石壁療愈基地的孟宗竹疏伐,剛好也串聯了古坑鄉、斗六市的觀光休閒產業,未來竹子在斗六創作、在古坑石壁展示。

斗六市長林聖爵則表示,縣府從推動新舊斗六城區的連結到河川整治、斗六糖廠活化爲竹創中心,一直到膨鼠森林公園,此條微笑軸線是振興斗六觀光的主軸,斗六市公所全力配合縣長張麗善的施政,使斗六臺糖糖廠整體活化,帶動斗六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