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兜轉轉4年後,張鎮麟會是遼籃鋒線的終極答案嗎?

有的疼痛,只是由輕微的表皮擦傷引起,你需要的只是幾個日夜的等待,它就能癒合;而有的疼痛,卻如一塊塊深埋在你心頭的礁石,任憑殘酷的海浪一次次拍打。

4年前,在常規賽一騎絕塵遼寧隊總決賽折戟球隊也在那之後折損了鋒線主力賀天舉。其後,賀天舉飽受傷病的困擾,而鋒線羸弱的疼痛則一直伴隨着遼寧隊。

回首過去幾年的季後賽,當遇到新疆隊,遼寧隊的鋒線羣一次又一次低下頭,目送着對方的鋒線羣在自己面前揚長而去。其後,球隊破釜沉舟引入的鋒線史蒂芬森,終因場上因素(兼容性)和場下的意外(疫情)而未能給球隊帶來決定性的改變。

要消除鋒線羣羸弱帶來的切膚之痛,遼寧隊能夠選擇的路,無外乎兩種:一種是治標,從球隊青訓體系裡提拔一些年輕球員,代價則可能是揠苗助長;另一種是治本,繼續引入鋒線外援或者引入自由市場上的國內鋒線球員,結果則很有可能是竹籃打水。

遼寧隊最終選擇了另外一條路,成功說服旅美小將張鎮麟歸來。

多變的位置

由於籃球運動本身頻繁的換人現象、CBA今年的各種政策及遼寧隊本身的特殊性,張鎮麟在球場上的位置並不固定。

在現階段的賽制下,當對陣全華班的球隊時,遼寧隊的外援梅奧一般不會首發出場(外援4節2人次),球隊主帥楊鳴會更傾向於讓張鎮麟和吳昌澤搭檔球隊的鋒線。

在這套無梅奧的首發陣容中,張鎮麟一般是出任球隊的小前鋒

天津隊交手時,張鎮麟首發時在攻防兩端的對位人選主要是金鑫,而對位時德帥(天津大前鋒)的球員一般是吳昌澤:

類似的現象,也發生在遼寧隊和北控隊交手時。由於孫悅缺席,侯逸凡開場主打小前鋒,而和他對位的球員正是張鎮麟:

而一旦梅奧進入輪換,張鎮麟在場上的位置又會更加傾向於大前鋒。

與天津隊交手時,當梅奧在場時,張鎮麟在攻防兩端的主要對位球員就會變成了時德帥:

與擁有外援哈里斯的山東隊交手時,張鎮麟並沒有進入首發,但他對位替換下吳昌澤之後主防的球員是焦海龍(山東隊首發大前鋒):

而最容易被人忽視的一個現象是,張鎮麟在部分陣容裡還會出任遼寧隊的中鋒

在和吳昌澤同時搭檔球隊4-5號位的陣容裡,張鎮麟會在聯防回合站在籃下區域——僅從防守端的角度出發,張鎮麟出任球隊中鋒這個自然現象是存在的:

但無論如何,張鎮麟能夠勝任的這些位置,對於球隊的整體防守的重要性更高(相對於控衛線而言)。

防守比去年有進步

從過往的表現看,張鎮麟在防守端的表現還存在明顯的缺陷。

去年夏天,張鎮麟在國家隊第一輪裁人時即被淘汰出局,這裡面的重要原因是:彼時的張鎮麟,在防守端(尤其是協防方面)的貢獻明顯不如國家隊的同位置球員。

當時在防守端表現比他更好的球員裡,還包括了阿不都沙拉木——一個最終因爲防守因素而無法在世界盃期間獲得穩定出場時間的球員。

在令人唏噓的現實面前,張鎮麟要做的不是一味地低頭,因爲那隻會讓他淪爲一株小草;而是迎着風雨繼續成長,因爲那裡的盡頭纔是參天大樹

一年的風吹雨打後,張鎮麟至少證明了自己在防守端不會是一株隨意遭人踐踏的小草。

本賽季以來,球隊中鋒韓德君在防守擋拆時會比以往更爲頻繁地提到上線。而韓德君頻繁離開籃下給球隊帶來的潛在危機是:球隊在籃下的護筐水準將被明顯削弱。

此時最應該出現矗立在遼寧隊籃下的,至少得是一棵樹苗:

以上的這些鏡頭,正是張鎮麟去年參加國家隊熱身賽期間最爲缺失的協防貢獻。

張鎮麟防守指標

在積極爲球隊提供屏障作用之餘,張鎮麟還是一個對團隊防守籃板球有着一定正面價值的球員。他在努力回收個人防守籃板球之餘,也有不錯的卡位保護團隊防守籃板球習慣

當然,目前的張鎮麟在防守端肯定還是不是一顆參天大樹,至少在防守端他還有很多的東西還有需要提高。

即便場上沒有形成擋拆,他也要在場上提高防守的專注度,並根據場上形勢做出更爲大膽的預判

當自己暴露在防守擋拆一線時,適時地站好位置並學會利用自己的機動性造失誤(而不是賠上大量犯規)亦是一門藝術。

單防對手體型更小的鋒線球員時,也要更加註重單防的選擇,像下圖中的繞防選擇並不合適:

這些細節,都是張鎮麟從一顆小樹苗通往參天大樹過程中所需要經歷的洗禮。

三分球是驚喜?

與他在防守端的進步相比,張鎮麟在進攻端的表現卻讓人“非常”意外——這裡“非常”的意思是,他進攻端原本缺陷較大的地方成爲驚喜,而相對容易兌現的運動天賦反而不如預期。

在NCAA效力期間,張鎮麟屬於“三分球出手慾望較強,但準星很差”的那種球員。考慮到球員本身的運控侷限性,張鎮麟只會出手難度係數較低的接球投三分,最後錄得這種準星其實是完全不合格的。

然而,在CBA的這幾場比賽中,張鎮麟的三分球投射準星卻異常高。出衆的體型,讓他在出手時有着較強的抗干擾能力。在樣本偏小的情況下,張鎮麟的三分球命中率達到了驚人的47%。

這種高效的投射表現,也讓他爲球隊帶來了一定的外線牽制力,尤其是當他出任場上的大前鋒並且出現在45度三分線外時——這往往意味着,防守方的大前鋒將會遠離更方便於護筐的底角甚至籃下區域:

即便沒有站到三分線外,張鎮麟也會在無球端做一些選擇,從而儘可能地給對方的防守帶來干擾:

理想狀態下,如果張鎮麟能維持住這種三分球投射表現,他對於進攻的正面價值是不言而喻的。然而,現實和理想狀態並不完全契合。現在的張鎮麟,似乎有意壓制了自己的三分球投射慾望,轉而選擇了大量定點接球處理之後的長兩分:

當面對李根這種類型的防守人(單防橫移技巧不佳、體型又小)時,張鎮麟做這種選擇自然無可厚非。

然而,籃球規律本身決定了這是籃球場上效率最低的出手區域,強如諾維茨基、杜蘭特和保羅這種這種中距離怪物,也不能在職業生涯的多數時間裡維持50%以上的長兩分準星,大多數人甚至能夠達到43%的長兩分準星就已經很棒。

張鎮麟投籃示意圖

任何人要堅持這種投籃選擇,必然要抱着“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的雄心壯志,但最後往往只能留下“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的一聲聲哀嘆:

退一步,海闊天空;進一步,卻有可能是驚濤駭浪。

暫時猜不透的攻筐水準

退一步選擇三分球,是現代籃球在深思熟慮之後做出的最佳選擇,這背後展示的是決策者本身對客觀規律的尊重;而多跑幾步選擇攻筐,則是籃球運動員對對方防線最爲致命的一擊,這背後需要的是球員出類拔萃的運動能力。

在這方面,張鎮麟明顯優於隊內的同位置球員,甚至在CBA的國內球員之中亦是鶴立雞羣。

在稀疏的防守陣型之中,張鎮麟明顯能夠迅速兌現自己在這方面的天賦,頻繁利用快攻和擋拆順下尋求攻筐機會正是最好的兩種表現形式:

然而,張鎮麟畢竟是運控技術存在天然缺陷的鋒線球員(明顯不如後衛球員),他也無法自己持球利用擋拆找到橫移更慢的中鋒。

運控技術不佳、長時間對位體型差不多的球員後果是,張鎮麟自行開發攻筐機會的能力存在着先天的不足,無法注入大量持球戲份的道理也正在此處。

相比於外界更爲熱衷的所謂持球戲份,張鎮麟面臨的更爲緊迫的問題似乎是,在有身體對抗的前提下,張鎮麟在籃下區域的終結似乎存在一些問題,比如這樣:

甚至於在憑藉出色的嗅覺拼搶到進攻籃板球之後,張鎮麟也很難在有對抗的前提下高效地完成終結:

受此影響,在前3輪比賽過後,張鎮麟的兩分球命中率一度只有38.9%——在極小樣本下,這種數據固然會有更多的侷限性,但偏愛長兩分的習慣和對抗下平庸的籃下終結效率都會對這個結果產生顯著的影響。

結語:遼寧隊目前最好的國內鋒線

儘管目前的張鎮麟依然存在諸多的問題,他的存在還是會讓遼寧隊的鋒線羣比上個賽季季後賽期間更強。

賀天舉的表現更依賴手感,更何況投射更好的夜晚也難以掩蓋防守端的問題;王化東只是同位置平均線左右的防守人,進攻表現最好的夜晚也非常依賴於隨機性因素(比如:上賽季總決賽G2和他對位的杜潤旺拿到了大量出場時間)。

從長遠來看,張鎮麟真實水準很有可能更接近於防守有所減弱、進攻水準更高的3-4號位球員翟曉川——前提是張鎮麟的三分球命中率準能夠維持在37%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