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輝事件發酵,本質是人們對辦公室政治勾心鬥角的厭惡?

看到有人評價董宇輝,說董宇輝事件本質上是人們對於辦公室政治勾心鬥角的厭惡。我個人並不認同。

拒絕一切歸因於辦公室政治。

當你好我好大家好時,就什麼也不提。

當出現一點不好時,就要把所有原因都歸根於辦公室政治進而引申到政治文化上,這確實沒什麼意思。

本質上是飯圈的事情,就不要把飯圈擴大化。說白了,沒有飯圈的影響力,沒有董宇輝的粉絲們爲之搖鼓吶喊,旁觀的人們誰關心這個啊。

你讓一個年薪幾萬的人去共情一個年收入保底幾百萬的平臺頭部主播?即便他的處境再怎麼能夠引發打工人共鳴,即便他遇到的事情是很多人遇到事情的放大化,你說這個共鳴得起來嗎?

一羣窮人,要去悲憫一個IP價值在10億的頭部主播。如果不是粉絲和飯圈們,我實在不知道這個共情能共情在哪裡。我寧願多花時間想想明天吃什麼。

平臺的主播那麼多,今天走一個,明天又來一個。公司也那麼多,今天有東方甄選,明天有高途優選,後天有西方天選的,哪有那麼多功夫一一操心啊。又不是我的公司。

這件事情本來呢,人家自己就能夠處理處理了。董鬧鬧脾氣,老俞哄一鬨,小孫出來認個錯。沒想到呢,愈演愈烈。

有好處嗎?有的,至少很快又可以看到董宇輝直播,東方甄選的價值也會繼續回升到出事前的水平甚至更高。

但可想而知,董的處境會更難了。

舉個例子,如果你和你的朋友,哪一天你朋友火了,有一堆粉絲。過去你跟你朋友開個玩笑,沒什麼,大家都沒當回事,互相調侃嘛。現在你跟你朋友開個玩笑,你朋友還沒說什麼,粉絲就出來網絡暴力你。這放在誰身上,都得小心翼翼處理了。

這個例子不是說這件事情,而是說以後。經此事情之後,大家都見識到董宇輝粉絲的威力。那麼以後呢,誰敢在東方甄選內部跟董宇輝開玩笑,誰又敢跟董宇輝多說兩句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