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問丨庫爾特·格羅奇:一位西班牙博物館館長眼中的文化中國
(原標題:東西問丨庫爾特·格羅奇:一位西班牙博物館館長眼中的文化中國)
中新社北京10月3日電 題:一位西班牙博物館館長眼中的文化中國
——專訪西班牙弗拉門戈博物館創始人、首任館長庫爾特·格羅奇
中新社記者 崔白露
西班牙弗拉門戈舞蹈博物館創始人、首任館長庫爾特·格羅奇(Kurt Grötsch),近年頻繁往返於西班牙與中國之間,積極推動兩國文化藝術交流和民間友好往來。2011年,庫爾特創辦西班牙“友好中國”協會,致力於打造提升中國遊客滿意度的旅遊模式,並將其在歐洲推廣。
新中國成立75週年之際,庫爾特再次到訪中國,在北京接受中新社“東西問”獨家專訪,分享與中國數十年的緣分,以及對中歐文化交流的觀察與思考。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您何時與中國結緣?對中國的初印象如何?這次來到中國,有哪些新的體驗?
庫爾特·格羅奇:1998年的香港之行,是我第一次來中國。在國外時,我總會光顧當地的理髮店,當年我也首次體驗了中國的理髮店和服務。那是一次愉快的經歷,理髮師很友好、年輕、樂於助人、有幽默感和服務意識。這種善於理解和分享的情感,在我後來與中央民族大學的朋友和合作夥伴的交流中,也深有體會。
2007年,“從提香到戈雅——普拉多博物館藏藝術珍品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彙集了自十六世紀到十九世紀的歐洲繪畫珍品。圖爲從西班牙運抵北京的裡貝拉作品《懺悔的瑪格達雷納》。中新社記者 錢興強 攝
2012年起,我開始頻繁前往北京、上海蔘加旅遊博覽會,並與中國企業合作,以帶動更多中國遊客前往西班牙旅遊。
歐洲人經常將本國、歐洲大陸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相比,總覺得自己更好。隨着中國不斷髮展,今天歐洲人需要懷着謙虛的心態,與中國展開深度對話和真誠合作。
這次來中國,讓我感到驚訝的是,北京這一文化名城發生了令人印象深刻的非凡變化。這是頗具挑戰性的,因爲文化就像一個有機體,如果不提供“養分”,就會消亡。
中國文化讓人着迷。我還驚歎於中國人對國家歷史和文化的自覺和自豪感。在我的理解中,中國文化有兩大支柱,一是歷史文化,二是當代文化。今天,中國人正在將當代文化融入中國的文化基因。
中新社記者:多年來,您一直致力於中國與西班牙的文化交流和民間友好往來,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庫爾特·格羅奇:在某種程度上,我覺得自己有些像中國人,比如中國朋友比西班牙人更能理解我講的笑話。過去,西班牙對中國人缺乏瞭解。2010年,我創辦了一家名爲“友好中國”的機構,幫助歐洲旅遊機構瞭解中國遊客需求,爲中國遊客提供更好的文旅服務。
同時,“友好中國”組織了一系列交流活動,包括與中央民族大學合作舉辦“中國人眼中的弗拉門戈”作品展,我也因此成爲中央民族大學“校園大使”。
2012年,我和合作夥伴馬塞洛·穆尼奧斯(Marcelo Muñoz)聯合創辦了西班牙智庫“知華講堂”(Catedra China)。過去,中國的形象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政治家,因此我們決定成立一個由不同領域專家組成的智庫,以展現新的中國形象。目前,“知華講堂”匯聚了四百餘位各領域的中國專家,已成爲西班牙知名智庫。
中新社記者:您於2006年創辦了弗拉門戈舞蹈博物館,並擔任館長近20年。歐洲和中國的博物館各自有何特點?雙方可以怎樣相互學習?
庫爾特·格羅奇:在歐洲,巴黎、倫敦、柏林和西班牙馬德里、巴塞羅那、畢爾巴鄂都是知名的博物館城市,盧浮宮、喬治·蓬皮杜國家藝術和文化中心、泰特美術館、柏林博物館島、普拉多博物館等一流博物館坐落於這些名城。
大多數歐洲博物館及其常設展覽都有悠久傳統和歷史,有些歷史甚至達數百年。這些歐洲的博物館很重視增加館藏、發展自身理念、構築公共形象並聯系社會、投入精力和資金吸引更多參觀者,也致力於展覽內容建設和擴大對公衆開放。此外,歐洲的私立和半私立機構也創辦了各種打破常規的展覽。
2017年,在全球久演不衰的西班牙弗拉門戈舞劇《卡門》在福州火熱上演。中新社記者 李南軒 攝
我參觀過上海、西安、北京和香港的博物館。20多年前來中國時,我看到很多舊式的博物館和古董櫥窗。2023年再參訪,情況完全改變了,現代的、具有審美意識的博物館,讓我感受到中國在文化傳播方式上的創新。
博物館背後的無形結構和管理,越來越使中國博物館成爲讓人放鬆、學習知識和實現自我成長的地方,也成爲國家引以爲傲的一部分。中國博物館的價值不僅體現在有形之物中,還體現在其內在價值和人類的精神財富方面。
中國的博物館爲文化旅遊提供了巨大機遇。在歐洲,經常有關於博物館的研討會和知識交流,中國已是其中活躍的一員。很多歐洲人還不太瞭解中國的博物館同行具體開展了哪些工作,但都對中國高科技、沉浸式的博物館饒有興趣。爲此,我所在的“知華講堂”和“友好中國”都準備對中國進行訪問,以瞭解這個不斷髮展的文化中國。
弗拉門戈舞蹈博物館的藝術空間裡,展出了來自法國、德國、波蘭、中國等國藝術家的繪畫、素描和雕塑。弗拉門戈舞蹈博物館供圖
中新社記者:您所關注和研究的弗拉門戈堪稱西班牙國寶級藝術形式之一,被列爲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對於這類文化遺產的傳承和推廣,您有哪些思考?
庫爾特·格羅奇:弗拉門戈是一種融合了歌曲、舞蹈和音樂的藝術表現形式,已有約3000年曆史,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1000年腓尼基人把響板帶到伊比利亞半島。8世紀,阿拉伯人征服此地後帶來歌曲、吉他和最早的舞蹈方法。15世紀,來自旁遮普地區(今印度、巴基斯坦)的吉普賽人通過絲綢之路抵達西班牙,將一些亞洲音樂和舞蹈元素融入弗拉門戈。17世紀起,弗拉門戈的演變發展主要集中在西班牙安達盧西亞和埃斯特雷馬杜拉地區。多元文化的融合,以及孤獨、悲傷、絕望、快樂、愛、激情等情感元素,共同構成了弗拉門戈藝術的基本特點。
弗拉門戈表演。弗拉門戈舞蹈博物館供圖
我曾在德國大學擔任教授,教西班牙語和拉丁美洲文化等課程,後搬到西班牙塞維利亞生活。塞維利亞有許多自發的弗拉門戈表演和劇場(舞臺),我意識到,弗拉門戈不僅是一門藝術,還是一種經濟或文化產業,但這一上千年的藝術卻沒有任何實物或歷史資料。爲此,我建議並推動了弗拉門戈舞蹈博物館的創辦,從2006年起擔任館長近20年。
目前,博物館已在全球舉辦了約3000場巡演,包括北京保利劇院。直到20世紀末,這些活動大多由私人發起。2010年,弗拉門戈舞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爲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此後,西班牙將弗拉門戈視爲真正的文化和民族遺產,向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其他國家推廣。
遊客在弗拉門戈舞蹈博物館參觀演出服裝。弗拉門戈博物館供圖
如今,弗拉門戈舞蹈博物館的參觀者中,約30%的遊客來自中國。幾年前,我曾和博物館首席執行官蒂娜·帕納德羅(Tina Panadero)在中央民族大學講授弗拉門戈。此後,“中國人眼中的弗拉門戈”作品展在北京舉辦,並在塞維利亞、馬拉加和馬德里展出。中央民族大學的老師也被邀請前往西班牙創作和展出藝術作品。後來,我在北京當代美術館看到了一幅當時的畫作。
這些僅是西班牙與中國之間“邂逅與交流”的幾個例子。今天,西班牙有許多中國藝術和傳統文化演出,中國也有越來越多弗拉門戈表演。雙方應攜手尋找更多新的合作領域和方式,這也是我此次來北京的原因之一。
2024年9月,庫爾特·格羅奇(左一)出席2024北京文化論壇。受訪者供圖
中新社記者:今年9月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訪華,表達了對雙方加強文化、教育、科技等領域交流,以及深化兩國民衆相互瞭解與友誼的期待。您如何看待中國與西班牙的關係發展,以及文化交流在其中的作用?
庫爾特·格羅奇:近年來,西班牙與中國之間溝通渠道增多,除了官方機構,民間也往來頻繁。
首先是旅遊業,雖然前往西班牙的中國遊客數量無法與歐洲國家遊客相比,但旅遊將西班牙和中國聯繫在了一起,也爲兩國其他領域的合作創造了機遇。
其次,許多致力於中西友好的人士開展了大量工作,如中國前駐西班牙大使吳海濤、現任大使姚敬等,持續推動兩國在各個層面的友好往來。
最後,“知華講堂”等機構的活動數量和質量不斷上升,也爲兩國民間交流提供更多途徑。
近期西班牙領導人訪華,表明兩國關係正在發生變化,這種改變也應體現在民間交流和文化藝術領域,而不僅在經濟和技術層面。(完)
受訪者簡介:
庫爾特·格羅奇。受訪者供圖
庫爾特·格羅奇(Kurt Grötsch),西班牙弗拉門戈舞蹈博物館創始人、首任館長,2006年至2024年任館長一職;西班牙弗拉門戈劇院協會原主席。西班牙“友好中國”協會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知華講堂”聯合創始人、副主席,CITIX WORLD公司總裁。2019年獲中央民族大學“校園大使”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