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不服輸

留給董明珠和格力的時間,不多了。

0 1

董小姐“硬挺”格力鈦

“當你決定正確的時候,即使別人不理解你,也要堅守下去。你應該敢於用結果告訴他,你的決定是正確的。”

董明珠這話幾乎給她自己刻畫了她的性格畫像,也是目前格力一切問題的根源所在。

年近七十的董明珠最近陷入風口浪尖,一方面是與王自如的風波,另一方面是持續抨擊前秘書孟羽童。

這兩件事還沒消停,董小姐又搞了個大新聞。

近期,格力電器宣佈擬斥資10.15億元收購格力鈦24.54%股權,持有的表決權增至72.47%。

格力電器還宣佈,董事會已授權管理層在未來12個月內,以不超過此次交易的估值,擇機開展公司協議受讓格力鈦合計27.53%的股權。

消息一出,格力電器股價跳水,大跌超7%,市值已經不到“老朋友”美的集團的一半。

說到格力鈦,很多人都很陌生,其實就是以前的珠海銀隆,只是改了一個名字。當年,董明珠力推格力電器以130億元的估值買下珠海銀隆,但遭到了格力中小股東的堅決反對。

董明珠不死心,2016年12月,又聯手萬達、中集集團、北京燕趙匯金國際投資公司、京東等5家企業和個人與珠海銀隆簽署增資協議。董明珠等個人和機構共同增資30億元,獲得珠海銀隆22.388%股權。

2019年1月,珠海銀隆爆發風波,原董事長魏銀倉2018年12月逃往美國,原總經理孫國華被公安部門限制出境。珠海銀隆涉及的案件包括:

1、冒領公司補償款1.5億元,涉嫌犯罪;

2、採購設備虛增價款2.6億元,涉嫌職務侵佔罪;

3,虛構1.7億工程款的建設合同,涉嫌職務侵佔罪。

雖然銀隆新能源問題重重,但2021年,格力還是斥資18.28億元拍下銀隆30.47%的股權,成爲控股股東。此後,銀隆新能源被更名爲格力鈦。

在格力電器入主珠海銀隆之後,事態的發展就超出了董明珠的控制。

到2022年末,珠海銀隆虧損19億元,三年累計虧損近30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99%。此時珠海銀隆賬上的淨資產只剩下2.37億元,與之對應的,格力電器18.38億元的投資虧損17.55億元。

董明珠自己也沒好到哪裡去,以個人名義累計23.4億元的投入,只剩下4138.65萬,虧損超過20億元。

當初看上珠海銀隆就是看中新能源電池業務,結果沒想到是這麼個拉胯玩意。幾乎讓格力和董明珠虧了個底掉。

即便如此,她依舊堅持去扶這個阿斗,只怕前景會相當暗淡。

0 2

多元化之路

以前的珠海銀隆,現在的格力鈦,本質上是董明珠掌舵下格力多元化之路的一個縮影。

而在這條路上,她又是出奇地執拗,或許跟性格有關。

當年一句非常有名的話:“董明珠走過的路,寸草不生”,形容董明珠人狠話不多。

她三十多歲時候,帶着兒子南下廣東打工。在格力當業務員遇到的第1件事,就是上一任業務員在經銷商那裡還有40多萬的貨款沒有結到。

對方各種耍無賴,空調都給他賣完了就是不結款。董明珠被逼用了一股狠勁兒,那位老闆走到哪兒,她就跟到哪兒。

據說是這樣連續跟了40多天,才終於把款給要到。並且董阿姨當場撂下狠話: 以後再也不跟這種人做生意。

再後來,她所在的銷售片區,董明珠一個人業績就頂這個片區的一半。

所以在大家的印象中,董明珠是個很精明幹練的人,而且在做大做強格力這件事上居功至偉。

但是一個人的成功也許對她本人來說也是不可複製的,她在空調領域成功登頂,不意味她幹啥都能成事。

2012年,董明珠接掌格力之後,就開啓了多元化經營之路。當時她第一個豪言壯語就是:

我要帶領格力,走向更廣闊的領域,格力現在的賬上有3000億儲備資金,我要花光它!

當時的格力正值巔峰,空調銷量遙遙領先業內同行,她絕對有底氣說這個話。

於是開始了跟許家印一樣的作死。

於是開始極爲不理智地大撒幣擴張。

於是大家看到了:她看不上白色家電,拱手把這片市場讓給了同行。

然後她去做手機了,花掉了好多錢,最終項目失敗了。

然後她說要造芯片,花掉了好多錢,最終項目失敗了。

然後她說要搞電子商務“格力商城”,花掉了好多錢,最終項目失敗了。

然後她說要搞智能家居,花掉了好多錢,最終項目失敗了。

然後她說要搞醫療設備,花掉了好多錢,最終項目失敗了。

然後她說要造新能源車,花掉了好多錢,最終項目失敗了。

然後她說要研究電池,花掉了好多錢,最終項目失敗了……

從生活電器到手機、芯片,從新能源汽車到預製菜,董明珠領着格力在多元化道路上狂奔了11年,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

今年初,董明珠採訪時說:

格力的多元化沒有失敗。

但數據不會撒謊。最近幾年,空調在格力的營收佔比,始終保持在70%以上。

於此,我終於明白了董明珠爲什麼現在還要死磕珠海銀隆這個已然成爲“負資產”的項目。

她要證明格力沒有失敗,格力的多元化道路沒有失敗,自己的戰略選擇也沒有失敗。

這是她一貫而來的執拗,但最終也可能變成懸在格力頭上的一把刀。

0 3

格力的時間不多了

改名格力鈦之後的珠海銀隆,這個項目能不能起死回生還真不好說。

2021年更名後,公司的經營並沒有多大起色。

新能源這條產業鏈本身就是個無底洞,百八十億現金往裡填,連個水花都起不來。格力鈦解決現金飢渴的最後希望就是上市。

但是2018年5月銀隆中斷的IPO之路,格力鈦也沒能續上。

以目前的股市情況,也看不出任何指望。

所以,12月19日格力再次出手10個億,也算意料之中,但是這10個億能起多大作用了?

不過是往一個無底洞裡填入一點沙土罷了。

也有人說,新能源的未來前景很大,要着眼未來。這就有點扯了。

當年董明珠推動格力收購銀隆之時,新能源不也正處於大發展時期,然而銀隆起來了嗎?

當時媒體批量報道銀隆拖欠供應商貨款,員工離職,廠房停工等負面新聞,董明珠可是被害慘了。

之前格力還能連續4年上榜《財富》世界500強,到了今年格力電器卻悄然落選。而在今年的榜單中,中國共計有142家公司上榜,格力電器的老對家海爾與美的均穩列其中。

尤其是格力主業空調,已經多次被美的反超。2023上半年同期,美的空調業務實現920億元,收入佔比46.71%,同比增長10.54%。

在美的集團半年報中,上半年美的家用空調品類產品線下市場份額36%,線上份額35.7%,均排名第一。

在整體營收上,格力與美的的差距更是越拉越大,2022年格力營收只有美的營收的55%。

而且格力的季度收入自去年第二季度達到602.72億元的高點後,已連續三個季度業績明顯下滑,這在近十年都是未曾出現過的。

當格力幡然醒悟集中資源在家電領域橫向拓展,已然爲時晚矣,追不上美的、海爾這些對頭們了。

其實,董明珠真正應該做的不是一條路走到黑,不是霸王硬上弓,而是認錯,承認自己的錯誤才能真正“二次創業”。

這點她真的應該學一下美的。2012年,美的新的掌門人方洪波剛一上任,就開始做減法。從產品線到工作人員,美的進行了一次大瘦身:停止30餘個產品平臺的運行、幾乎關閉所有非家電業務、將管理人員大幅縮編,推行扁平化管理,

2022年,美的再一次對一些如母嬰、寵物、網紅小家電等快消業務,梳理出90多個品類,涉及到900多個SKU,2000萬元的虧損下,美的選擇直接壯士斷腕,關停並轉。

方洪波在媒體公開坦承:

“任何企業發展就跟人一樣,會犯錯誤,會走彎路,很顯然,美的(我)也犯過錯”。

近乎同一時間,董明珠仍然死鴨子嘴硬,說沒有失敗。

壯士暮年,她放不下這份執念,這個曾經成就格力的人,最終也許會是格力最大戰略失誤的締造人。

| 金投研好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