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大轟炸:世界傷亡最大轟炸行動,投下16萬噸炸彈,死傷50萬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日本,是個非常特殊的存在。依託着幾個自然資源貧瘠的小島,日本人竟然先後對中國、俄國和美國這三個大國動手,而且在每一個對手的身上,都能取得不錯的戰績。
這種與其實力並不相符的成績,讓日本人飄飄然了幾十年,甚至有了獨霸世界的癡心妄想。
只可惜,最後在美國人殘酷地轟炸之下,數十萬日本人化作了灰燼。而這個數字,還不算原子彈造成的損失。
那麼,美國的轟炸到底是如何進行的呢?
又爲何會取得這樣大的戰果呢?
要想說清楚這個問題,還要從二戰中,美日兩國的關係說起。
曾幾何時,美國和日本是非常緊密的戰略合作伙伴。在蘇聯的革命成功後,當時仍然以英國爲首的西方世界,無法忍受無產階級政權的出現,於是就在亞太地區培植親西方的勢力,以對抗蘇聯。
而當時在亞洲,有能力和蘇聯一戰的,只有日本。而日本,其意識形態也正好與西方相符。於是,美國和英國都有意讓日本成爲自己的戰略延伸,在必要時對蘇聯出手。
既然要用日本當打手,自然要給一些出場費。所以在20世紀30年代末期,美國和英國不但縱容日本侵佔了中國東北,還經常批給他大量的貸款和援助。
其數量,遠遠超過他們給予中國的援助。此時他們還沒想到,自己是在養虎遺患。
英國的主要精力,全都被牽制在歐洲,對於亞洲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除了幾個殖民地上的駐軍之外,英國在亞太地區沒有多餘的武裝力量。
但是,美國卻在珍珠港駐紮了非常強大的太平洋艦隊。而日本,並沒有因爲美英等國給予的援助而感恩戴德,而是積極地謀求獨霸亞太地區。美國和英國的駐軍,自然就成了日本人的眼中釘。
1941年,日本在中國已經陷入戰爭泥潭,越來越打不動了。事實上,自從武漢保衛戰之後,日軍就很難再取得重大的戰果了。
而早在1939年,日本就在諾門罕地區,試探性地進攻了一下蘇聯 ,結果遭遇了慘敗。他們的戰爭機器,已經越來越難以爲繼了。
爲了掠奪更多的戰爭資源,日軍在1941年12月7日空襲了珍珠港,重創了美國太平洋艦隊。
這一仗,日軍以損失29架飛機的代價,擊沉或重創了美軍太平洋艦隊的8艘戰列艦、3艘巡洋艦、3艘驅逐艦、8艘輔助型船隻,合計共30萬噸。
此外,還有三百多架美軍飛機被擊毀。在人員損失方面,日軍的損失是55人,而美軍則損失了2403人。可以說,不管從哪一個角度上看,都是日軍完勝。
然而,日本卻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被拖入了一個更大的旋渦之中。日本的襲擊,正好讓美國軍隊擺脫了孤立主義的捆綁,可以放開手腳來開動戰爭機器了。美國強大的工業能量,開始爆發出來。
不過,在此之前,美國人先對日本東京進行了一次報復性的轟炸。
1942年4月18日,美國空軍中校杜立特率領幾十架B-29轟炸機,轟炸了日本首都東京。但是這次行動造成的破壞並不大,象徵意義遠大於實際意義。
日本人挑起太平洋戰爭之初,確實有一種勢如破竹的感覺。長年以來以大爺自居的美英軍隊,在日軍的攻勢下潰不成軍,甚至美軍在遠東地區的總司令麥克阿瑟,都險些成了日本人的俘虜。
英國人更是創下了一個團被日軍一個連包圍,9萬人向3萬日軍投降的恥辱紀錄。
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戰場的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美軍依靠強大的工業能力和人口優勢,逐漸在戰場上掌握主動。而日本,則在關鍵時期,又陷入了用人論資排輩的怪圈。
日本海軍中將南雲忠一,是個庸庸碌碌的老船伕,根本不懂什麼叫航母。但是,他在日本的海軍中卻資歷深厚,所以就成了日軍航母機動編隊的指揮官。
結果在中途島海戰中,南雲忠一昏招頻出,最後葬送了日軍的4艘航母。從此後,日軍在太平洋上的優勢徹底喪失,美軍開始逐步壓倒對手。
在之後的兩年左右時間裡,美國在珊瑚海、萊特灣、馬里亞納等多次海戰中,連續重創日本海軍。
而日軍工業資源貧乏,人口資源也同樣貧乏,損失的軍艦和水兵、飛行員全都無法補充,逐漸陷入了無人可用的困境。
解決日本海軍的同時,美軍還對日本佔領的海島下了手。在經歷了瓜島、塞班島的連場大戰之後,美軍已經將自己的戰線推到了日本本土附近,對日本的大轟炸隨即展開。
此時的日本,不僅沒有足夠的軍艦抵禦美國的軍艦,也沒有足夠的飛機和飛行員應對美方的轟炸。
1944年6月15日,68架B-29轟炸機從中國成都起飛,襲擊了日本九州島上的八幡鋼鐵廠。雖然整體戰果並不大,但卻真正拉開了大轟炸的序幕。
緊接着在1944年11月24日,美軍又派出了111架轟炸機,攻擊了東京附近的中島飛機制造廠。從這時起,日本的軍事工業目標,就成了美國的重點打擊對象。
但是,美國人很快發現,他們對日本的狂轟濫炸,似乎並沒有讓對方的軍事生產停下來。雖然日本的大型艦艇建造已經停擺,但是陸戰武器和飛機仍在源源不斷的產出。
那些還在上學的所謂飛行員,上天之後,居然還顯示出了一定的戰鬥力,頻頻擊落美軍轟炸機,這可真是讓見多識廣的美國人有些摸不着頭腦了。
1945年1月底,美國陸軍航空兵的柯蒂斯·李梅少將,開始全面負責指揮對日本的戰略轟炸。
李梅雖然只有38歲,但是經驗豐富,曾經在面對德國人時取得了不錯的戰績。他在對比德日兩國的區別後,得出了自己的結論:
相比德國的大規模工廠,日本的工廠規模較小,而一些武器的零部件更是直接在小作坊裡生產的。對於這些分散的目標,美軍使用的定點轟炸方式並不好。
而在發現己方問題的同時,李梅也發現了日本城市的弱點:
日軍飛行員和防空炮兵缺少經驗,夜間難以反擊美軍的轟炸。同時,日本人的住房多爲木結構建築,而且排列過於密集。一旦起火,將會呈現火燒連營之勢。
時間很快來到了1945年2月底,美軍在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後,攻佔了硫磺島。從此後,美軍可以以硫磺島爲跳板,加大對日本本土的轟炸力度了。
李梅立刻下令,將B-29上面的普通炸彈全部換成燃燒彈,並且拆掉所有不必要的裝甲和武器,減輕機身負荷。這些改裝,讓美軍轟炸機的載彈量猛增一倍。
3月9日,新一輪的轟炸開始了。傍晚5點34分,美軍的334架B-29轟炸機從馬里亞納羣島的塞班島和提尼安島機場起飛,向日本東京撲來。
他們到達目的地的時候,正好是東京時間3月10日的零時15分,大部分日本人已經進入了夢鄉,防空炮火寥寥無幾。
在機羣最前面的2架轟炸機壓低高度,在距地面不足500米空中,呈十字型投下了兩串燃燒彈。東京的土地上,瞬間燃起了兩條火龍。
這正是事先約定好的座標信號,接下來的時間裡,美軍的轟炸機以這個火焰十字爲中心,在周圍扔下了多達二千多噸的燃燒彈。
此外,還有數十架經過特殊改裝的B-29,打開掛在機身下的油槽,傾瀉下了數十噸汽油。本已猛烈的火勢,變得更加兇猛。
猛烈燃燒的大火,燃盡了附近區域的氧氣,形成了負壓,引起了大風。這一陣大風,正好成了火勢的助推器,讓熊熊烈火席捲了整個東京。
那些木結構的房屋,不管高矮與否,不管裝潢是否考究,全都被點燃了。地面的溫度,很快就達到了攝氏千度左右,連城市中的金屬構件都被燒化了,更不要說樹木、房屋和一條條鮮活的人命了。
那些從睡夢中驚醒的人,迷茫的四處狂奔着,呼喊着,直到自己被點燃,進而被燒成一堆堆漆黑的焦炭。附近的河流和池塘,都在高溫中沸騰了起來,將那些想要藉着水路躲避轟炸的人煮死、煮熟。
天上的B-29轟炸機,也在熱浪中被薰得一陣顛簸。飛行員趕緊將飛機拉高,才躲過了熾熱的高溫。他們爲自己的戰果沾沾自喜,回去之後才發現,原本呈現銀白色的飛機腹部,已經被火焰薰成了黑色。
其中的56架美軍轟炸機,在執行任務時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壞。有幾架傷得比較厲害的,在日本近海迫降。
由於日本海軍已經名存實亡,所以幾架飛機上的飛行員,後來都被美軍的船隻救起,安全地返回了基地。
日本政府的救援隊,在3月10日上午到達東京。他們看到的,是如同人間地獄一般的慘狀。整個東京城,已經基本化爲灰燼。
不僅建築物蕩然無存,就連街道都無法辨認了。只有一部分水泥的牆體和柱子,提醒人們這裡曾經是一座城市。所有沒有活動水體的池塘和內河,水分都已經蒸發。河牀上,滿是被燒得焦黑的日本人屍體。空氣中的焦糊味,讓人聞之慾嘔。
據美國後來的情報顯示,這次轟炸,美軍燒燬了東京63%的商業區和20%的工業區,有22座重要的兵工廠和作坊,都被徹底摧毀。
同時,還有十萬多人被燒死,更多的人被燒傷。這一晚上的戰果,比起美軍之前歷次轟炸的總和還要大。
在接下來的6個月裡,美軍對日本的98座城市進行了戰略轟炸,使用B-29轟炸機3.3萬架次,投彈總數16萬噸,炸死23萬人,炸傷35萬人。
其中,一些如東京這樣的大城市,遭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日本全國的房屋,有24%都變成了廢墟。
軍事上,日軍的損失更是毀滅性的,共有1600架飛機被摧毀,1650艘船艦被擊沉擊傷。幾乎能叫得上名字的兵工廠和作坊,全都被炸燬或燒燬了。日軍想要再打下去,只能依靠冷兵器了。
按說戰爭打成這樣,任何一個有理智有良心的人,都不應該再繼續下去了。但是,日軍的高層和一些少壯派軍官,竟然爲了逃脫歷史的罪責,準備強行把無辜的老百姓也拉入戰爭體系。
他們瘋狂的徵召平民入伍,讓日軍的總體數量達到了數千萬。稍微計算一下就能知道,日本這時將除了確實無法戰鬥的老人和孩子之外,剩下的所有人都武裝成了士兵,不論男女。
可想而知,在缺乏武器和訓練的情況下,這樣一支軍隊男女混雜的“軍隊”,在面對美軍時將會發生怎樣的情況。
幾年之後,麥克阿瑟曾經說志願軍在面對美國空軍時會遭到“屠殺”。那麼這樣魚龍混雜的日本軍隊,只能面對更加殘酷的命運。
但是,日本軍方卻對自己的做法沾沾自喜,甚至還喊出了一個非常殘忍而瘋狂的口號:一億玉碎!顯然,他們這是想讓日本的老百姓上戰場,給自己充當擋箭牌。
事實上,這個“一億玉碎”的口號,還真是讓美國人嚇了一大跳。在塞班島、硫磺島上,他們已經領教過了日本人的搏命精神。
雖然再打下去,他們要面對的只是普通的老百姓,但是誰也無法保證,不會有一個柔弱女子在美軍的背後捅刀子。爲了迫使日本投降,美國總統杜魯門決定使用自己的殺手鐗:原子彈。
1945年8月6日早上8點,3架B-29轟炸機飛臨廣島上空,投下了代號“小男孩”的原子彈。
45秒後,原子彈在距離地面600米的空中爆炸,猛烈的閃光和巨大的蘑菇雲,將廣島整個籠罩了起來。原子彈的高溫,讓地面升起幾百根火柱,廣島成爲了一座在火海里掙扎的人間煉獄。
據後來的統計,廣島市民共傷亡了二十多萬,其中七萬多人是當場死亡的。
此外,還有數萬人死於原子彈造成的核輻射,因爲放射性而導致流產和畸形的胎兒,更是多到無法統計。
原子彈的強大威力,讓日本軍方震驚。他們真切地感受到,美軍不會給日本人短兵相接的機會。
如果不投降,原子彈的轟炸可能將日本從地圖上抹平。正當他們異常苦惱的時候,美國又在1945年8月9日投下了第二枚原子彈,長崎市隨之灰飛煙滅,14萬人成爲了犧牲品。
面對無法戰勝的敵人,日本終於在8月14日宣佈投降。那一刻,不管是美國人還是日本的老百姓,都大大的鬆了一口氣。
結語:
從人道主義出發,戰爭無疑是殘酷的。正如毛主席所說一樣,日本人民同樣是戰爭的受害者。
但是,日本的戰爭災難,卻是實實在在地咎由自取。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權利將自己的發展,凌駕於其他國家的苦難之上。相比起日本,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的損失只多不少。那段歷史的教訓,我們永遠不會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