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保處助遷置103犬貓 完成塭仔圳點交最後拼圖

「小黃」因脖子上有嚴重外傷,動保處準備將牠送往中和動物之家治療。(動保處提供)

經過與飼主耐心溝通後,飼主終於同意由動保處協助搬遷、安置三合院內飼養的犬貓。(動保處提供)

新泰塭仔圳點交作業全數完成!新北市塭仔圳市地重劃案,最後1間拆遷戶於今年5月順利搬遷,該戶的三合院內103只犬貓也在動保處的協助下,移至飼主指定的民間狗場安置,讓飼主終於同意拆除,使點交、拆遷作業順利進行,而在「犬隻安置專案」期間,共協助安置194犬隻。

爲妥適照護塭仔圳重劃區內的動物,動保處在去年開始實施「犬隻安置專案」,每週4天由公職獸醫及動保員一一拜訪每間廠家,出勤計 472人次 、255車次,2年時間協助445犬隻植入晶片,並施打狂犬病疫苗注射,要求廠家搬遷須帶走寵物,讓街頭無棄養動物。

不過在重劃案推動過程中,其中一戶三合院內共飼養103只貓犬,加上產權複雜,使飼主一度不願配合搬遷,然而院內環境髒亂,這些犬貓雖然活動正常,但大多有皮膚疾病,爲使動物能得到妥善的照顧與治療,新北動保處偕同地政局人員耐心與飼主進行長時間溝通,最後終於讓飼主同意由動保處協助遷移三合院內所有犬貓。

動保處表示,在協助搬遷、安置的的犬貓中,其中其中一隻狗「小黃」脖子有嚴重外傷,飼主表示「小黃」是被另一隻黑狗咬傷脖子,由於牠無法讓人靠近帶去送醫,因此小傷口2年後擴大成一大片傷口。在動保處要求下,飼主同意由中和動物之家進行醫療。

「小黃」經中和動物之家治療,由駐區獸醫黃繼霆進行檢診,其脖子傷口長約20公分、寬約5公分,雖然先前傷口有縫合,但感染情況嚴重無法癒合。 黃繼霆檢視後,改以清創換藥及給予抗生素方式,改善傷口感染情況並慢慢癒合,經過1個半月治療後,終於讓2年的傷口癒合。「小黃」於6月中送回安置,飼主十分感謝動保處協助治療。

地政局補充,該戶飼主與100只狗、3只貓住在塭仔圳重劃區內的一棟三合院內,由於三合院是飼主的爺爺過世後所遺留的財產之一,多達30人擁有繼承權,家族間對於繼承的持分比例尚未達成協議,因此拆遷的補償費、救濟金、自動拆遷獎勵金等,無法全部發放給飼主及其家族成員,尚無法發放的部分已經辦竣保管作業,待全體共有人達成協議後,再依其協議內容發放。

養犬戶飼主因家族間的繼承權問題一度拒絕搬遷,地政局亦考量飼主飼養多達103只毛孩,搬遷前須尋找可以妥善安置毛孩的民間狗場,一年多來持與動保處協力,持續與飼主溝通協商、協助尋找適合狗場,最後在今年5月順利完成搬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