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級陽謀!耶倫這趟來中國,比美軍派航母逼近都管用!

文\青輝

耶倫訪華是美國的頂級陽謀策略,這種時間長、考慮縝密的計劃對於世界上大多數的國家來說,都是無解的。

4月9號當天美國財長耶倫正式結束了自己對於中國5天的訪問,實際上這種情況在大國交往中是非常罕見的。畢竟一國財長對另外一個世界大國進行訪問,而且一待就是5天,這種事情無論對於我國還是對於美國來說,在此之前都非常的少見。而在這幾天的時間,耶倫表達的一些觀點,顯然令人有些意外。

這位美國財長在不同的場合反覆的強調美國在經濟方面無意與中國脫鉤,建議加強一些合作和溝通。而且還提到了,中國在一些行業裡的產能,目前已經出現了過剩的情況,需要小心一些,包括咱們的新能源汽車,這位美國財長認爲中國是生產製造大國,如果自身出現產能過剩的話,對於整個國際經濟市場來說,有可能會造成不好的影響,對於全球的價格會造成巨大的波動,會損害美國的企業和工人以及中國自身的一些從業者。而且還認爲,中國對於相關產業的從業者應該重視一下,比如提高一下勞動報酬以及相關方面的一些回饋。

這樣猛然一聽,感覺這位美國財長講的話似乎有些道理,咱們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速度確實很快,現在咱們走在大街上,隨處可見各種各樣的新能源汽車。尤其是人家提到的提高從業人員的待遇,這對於很多人來說簡直就像說到心坎裡一般,感覺自己的工資確實得提高一下了。

這樣看起來這位70多歲的美國老太太居然還顯得有些慈祥和藹可親了,所以這段時間如果我們經常關注相關方面的消息的話,就能夠明顯發現在互聯網上已經出現了很多對於耶倫表揚的話,說什麼接地氣,沒有架子,不遠萬里來爲中國的工人謀福利等等這樣的言論。彷彿一夜之間,美國的這個高層成了某些我國民衆的救星一般,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不要太天真!

我們要知道,大國之間的鬥爭不僅僅只是侷限在你來我往的相互攻擊和指責裡,有的時候在一些看不見的層面裡,正在以某種似乎並不激烈的手段進行着。在我看來,這位美國財長的中國之行,根本沒有脫離美國這個超級大國要堅定的長期的與中國對峙的決心。耶倫表面上看起來和藹可親,所講的話也有幾分道理,但實際上,美國的這種做法甚至比美國把包括航空母艦在內的一些軍艦開進我們的南海,開到我們的周邊,所產生的影響可能要更大一些。耶倫的這種做法屬於典型的“我爲你好”!這種手段屬於頂級陽謀中的一種。

這位美國財長在中國僅僅待了5天的時間,互聯網的輿論就發生瞭如此大的變動,可見這種手段的高明之處。

但問題是,耶倫的這種表態是經不起推敲的,中國確實是生產製造的大國,但同時現在的中國也已經成爲了科技研發大國,我國對於自身的產能產業的規模以及能力實際上是有着非常明確的判斷和計劃。

以新能源汽車產業爲例,實際上耶倫提到的所謂產能過剩根本不存在。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測算,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需求量將會達到4500萬輛,這個數字是2022年的4.5倍,而光伏新增裝機需求全球將會達到820吉瓦,是2022年的大約4倍,而當前全球範圍內的產能包括我國在內,遠遠無法滿足全球市場的需求,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對於新能源產品的潛在需求量仍然有很大的窗口期。(內容來源:中國新聞網4月10號《從一雙“筷子”看耶倫訪華》)

中國的經濟早就已經與世界接軌與全球共行了,面對未來5年之內仍然在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一味的研究中國國內的情況指出產能過剩是沒有道理的,屬於以點概面的做法。而這種情況如果是一個普通人說出來也許並不會令人意外,但是堂堂的美利堅財長,她真的不明白這個道理嗎?這顯然是不可能的。背後的原因只能有一個——她是故意這樣講的。

而至於所謂的提高從業人員的待遇水平這樣的話,耶倫實際上也不是第1次提到的,這是此人的慣用手段,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是在爲我們國內的大量從業者講話,爲我們爭取更多的待遇權利。但其實這種說法根本是無稽之談,我國國內的經濟水平和從業人員的待遇受國內自身情況和經濟情況的影響,行業之間,企業之間,都有一套受政府和市場大環境制約和影響的薪酬體系,而這種體系在我國存在的時間已經不短了,並且從現在的實際情況來看,處於一個良性循環的過程。

如果一味的將我國從業者的待遇與包括美國在內的一些西方國家的同行業的從業者待遇強行放在一起比較的話,沒有實際意義。雙方的市場情況,貨幣購買能力,當地經濟情況均不相同,一味的要求提高待遇,沒有任何意義。而這種比較簡單的道理耶倫當然也明白,但此人仍然要這樣講。

所以這樣看起來,耶倫這次對我國爲期5天的訪問,表面上看起來一些深得人心的舉動,實際上就是爲了擾亂我們內部的一些手段。在經濟方面製造一定的波動,從而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客觀上來說,如果美國人的這種目的達到的話,所造成的影響,要遠遠高於美國以現有的實力在武力方面對我國所產生的影響。畢竟,美國人就算把航母派到南海,派到我們的周邊,也不會造成我們內部太多的慌亂。

這種陽謀手段在美國人看來是很高端的,用“我來是爲你說話,爲你爭取利益”這樣的做法,煽動對方內部的團結性,破壞穩定性,從而在競爭中出現對自己有利的情況。對於很多國家來說也是無解,只不過,美國人可能沒有意識到,這種做法對於中國來說註定是無效的,幾千年前中國人在牌局上謀劃策略的時候,美利堅還是一片蠻荒之地,想通過一次訪問製造一些看起來有利於基層民衆的話題就達到引起混亂的目的,這種做法在我國是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