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薪受惠136萬本勞?前高官:假的

前行政院長陳沖(中立者)強調數位時代,政策決定應作好基本工作,瞭解確切的受影響人數。圖/彭禎伶

政府2020年起調高基本工資,強調有136萬本國勞工受惠。前行政院長陳沖16日直言,勞動部應蒐集作爲政策判斷的幾項基本資料,10年來都沒有作,在數位、大數據時代,政府不能再用抽樣推估等方式,去猜有多少人受惠,何況這次是用「投保薪資」估算,很多勞工都是高薪低報,「他(勞動部)自己都知道是假的!」

陳沖月初以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名義,發佈「?做好基本功夫的最低工資法,不如制定最低便當法」,即指沒有作好基本研究功夫的最低工資法,就跟立法給每人一天一個便當,強調可以維持最低生活需求一樣荒謬。

此文章亦引起勞動部長許銘春迴應,最低工資法是非常周延審慎擬定的法案,不應隨意的用最低便當法批評,對基本勞工也不是很尊重;新世代基金會亦再回應,勞動部是否做好過去10年領基本工資的勞工人數到底有多少?只是希望政府在決定基本工資這種重大政策時,可以務實運用大數據勾稽統計,調查勞工受薪資統計及Kaitz index如何計算,有無與競爭國比較等基本功夫。「用臆測數字誤導民衆,恐怕就是不尊重基層勞工」。

媒體16日詢問陳沖爲何特別關心基本工資的問題時,陳沖迴應不是特別關心,而是希望勞動部能有幾項基本資料,作爲政策決定的基礎,但10年來都沒有人要作、爲什麼不作?

陳沖說,調整基本工資,說明53萬的外勞及136萬本國勞工受惠,外勞的確很高興、是真的受惠;但本國勞工「並沒有很高興」,因爲反而要多交勞健保費。

他強調,勞動部應去調查到底有多少本國勞工,是真正每個月只有基本工資,不要永遠用抽樣推估、去猜到底有多少人,這次用勞保投保薪資來估算,就連勞動部都罵過很多企業是用基本工資替勞工投保,是高薪低報,勞動部自己都知道這數字是假的,卻拿來作政策決定的基礎。

陳沖表示,自己沒有贊成或反動調整基本工資,只是建議政府決定重大政策時,應做好基本功夫,尤其現在是數位時代,不能用推估、猜測真正受影響的人數。